东北野战军的纵队编制在解放战争的宏大历史画卷中,东北野战军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纵队编制更是独具特色,成为解放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东北野战军纵队编制的出现,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迅速扩充,原有的旅、团级建制难以满足大规模作战的指挥需求。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四大野战军崭露头角,而每支野战军都有着自己的“王牌纵队”,这些纵队的英勇战斗和卓越表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赢得胜利的关键。
其实早在3个月前,1948年11月13日,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东北野战军12个步兵纵队作为全军整编的第一批部队,已分别改编为第38军、39军、40军、41军、42军、43军、44军、45军、46军、47军、48军、49军。
第四纵的前身是在山东胶东地区坚持抗战的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5支队,第5支队是由理琪领导的天福山起义时成立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三军和掖县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合编的,当时5支队的司令员是高锦纯,副司令员是吴克华。
二,参加辽沈战役的东野13个纵队的司令员、政委在1955年授予军衔:1955年共和国军队实行军衔制,在授衔工作中,参加辽沈战役的东野26位纵队司令员、政委中,其有6人授予了上将,15人授予了中将,另有5人授予了少将。
作者:相忘于江湖如果要问我军五大战略集团,哪一个野战军实力最强?恐怕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林总和他的第四野战军——相较于彭总一野仅10几万人,二野征战不止消耗大,三野是山东剩下的八路军和华中的新四军,唯有四野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一九四八年三月,东北野战军以独立第一师、独立第二师、独立第三师组建第五纵队,三个独立师依次改编为第十三师、第十四师、第十五师。纵队司令员万毅,刘兴元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吴瑞林任副司令员,唐凯任副政委十三师徐国夫任师长,李辉任政委,翟毅东任副师长,苏克之任参谋长,胡寅任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