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鹦鹉,玄凤鹦鹉,桃面类牡丹鹦鹉,这三种鹦鹉俗称“鹦鹉御三家”,个人可以大胆买卖和繁殖交易。 绿颊锥尾鹦鹉,费氏牡丹鹦鹉、紫腹吸蜜鹦鹉、和尚鹦鹉,这四种鹦鹉饲养需要办理相关证书。证书上印有中国野生动物管理专用标识,通过这张标识卡就能查询鹦鹉的溯源信息。
为摸清闵行区生物多样性底数,科学评估闵行区生物多样性发展趋势,区生态环境局联合上海师范大学调查团队开展闵行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截至目前,调查团队已完成高等植物、大型真菌、鸟类、兽类、鱼类、浮游生物、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的秋季调查工作。
连续多日出现在五四广场附近的红隼。(来源:受访者)信网7月29日讯(记者 谷正原)近日,住在青岛市市南区五四广场附近的市民古先生深深体会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7月24日,就在东海西路旁,他看见一只“小鹰”在树上嬉戏游荡。
4月12日,去年春天曾在杨浦公园筑巢并繁衍后代的凤头鹰夫妇回巢了!凤头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目前上海市区里记录到唯一的鹰科鹰属猛禽。为了给凤头鹰提供一个良好的繁殖环境,公园相关区域拉上了网,减少游客给予它的压力,也降低它对游客的干扰。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孙姝)12月11日,市观鸟协会“官宣”:一只秃鹫在武汉上空盘旋时,被市民发现并且拍摄到。这次发现,再次刷新了武汉鸟类新记录。首次在武汉天空亮相的秃鹫。兰世韬 摄发现者名叫兰世韬,家住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南园二路,是一位插画师。
11月4日至5日,福建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护时,分别记录到了日本松雀鹰及大白鹭的踪影。其中,日本松雀鹰系保护区新记录种,也是保护区新增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白鹭则填补了保护区此种鸟类影像记录的空白。
央广网昆明9月4日消息(见习记者 魏文青)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雕鸮属于夜行猛禽,凶猛异常。近日,一只雕鸮深夜“潜入”昆明石林的一村民家中偷吃了好几只鸽子,无奈之下村民只好向石林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进行求助,而这只野生雕鸮最终被放归大自然。
近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型猛禽普通鵟在吴淞江鸟类栖息地上空盘旋。“普通鵟名字普通,但它们对生态环境很挑剔,以啮齿类动物及小型鸟类为主要食物,在较大的领地范围内有充足的食物才会来。说明是栖息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能满足它的生存需求了”!
原文链接:国一猛禽”乌鵰 ”气场震撼 | GBIF平台发布北京密云乌雕数据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绿会)GBIF工作组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平台录入并发布北京密云乌雕数据,供参考及下载。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立冬第10天 “鹰击长空,云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文人墨客笔下的雄鹰,是高大威猛、自由勃发的形象。就连年幼的雏鹰学习飞翔,也被称为“雏鹰展翅”。
中新网昭通8月14日电 (李世俊 吴太平 张遵策)记者14日从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获悉,该局科研人员近日在日常巡护时,首次观测到并记录下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雕鸮的影像。图为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的雕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