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字,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兼词。兼词,顾名思义,就是身兼二职。“诸”既可以解释为“之于”解释也可以解释为“之乎”。今天给学生讲试卷,发现学生对“诸”当“之于”讲没有掌握。试题这两个意思仅一字之差,很容易被混淆。今天就结合具体的文言文语句弄明白二者的区别。
两千个成语接龙。胸有成竹 + 竹报平安 + 安富尊荣 + 荣华富贵 + 贵而贱目 + 目无余子 + 子虚乌有+ 有目共睹 + 睹物思人 + 人中骐骥 + 骥子龙文 + 文质彬彬 + 彬彬有礼 + 礼贤下士+ 士饱马腾 + 腾云驾雾 + 雾里看花 + 花言巧语 + 语重心长 + 长此以往 + 往返徒劳。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一个汉字:“諸”,“諸”在现代汉语简化为“诸”,“诸”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被收入1988年1月26日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又因为“诸”字用法,多是虚词用法,相对枯燥,因此,要加强记忆。标题中的问题,见第(3)条。
一鸣惊人、接踵而至、华而不实、嗟来之食、平易近人、乐极生悲、物以类聚、余音绕梁、舍本逐末、衡山之谋、杯盘狼藉、滥竽充数、中流砥柱、出奇制胜、牛角之歌、门庭若市、长缨在手、反裘负刍、大庭广众、庭燎招士、田忌赛马、断章取义、临难铸兵、言归于好、悬赏纳谏、围魏救赵、弹冠相庆、千虑一得、勿忘在莒、贪小失大、因势利导、道听途说、千虑一失、尊王攘夷、齐纨鲁编、康庄大道、螳臂当车、习俗移性、老马识途、一傳众咻、呆若木鸡、有恃无恐、居必择邻、一匡天下、讳疾忌医、得心应手、尽善尽美、得意洋洋、一箭之仇、匹夫之勇、安步当车、智谏景公、坐地讼公、管鲍之交、不经之谈、晚食当肉、折冲樽俎、鸡鸣狗盗、不翼而飞、余勇可贾、返璞归真、南橘北枳、布衣之交、见异思迁、惜墨如金、明察秋毫、及瓜而代、狡兔三窟、视死如归、趾高气扬、水深火热、舌战群雄、高枕而卧、问诸水滨、弹剑而歌、箪食壶浆、驳象虎疑、扶老携幼、令行禁止、九惠之教、缘木求鱼、和而不同、不义之财、乌鹊暴集、不遗余力、商羊鼓舞、死马杀人、飞熊入梦、风驰电掣、安然无恙、比肩而立、爱屋及乌、璞遗琐孕、覆水难收、秉笔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