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30日深夜23点,随着寒潮南下后带来的干冷气团笼罩我国大部地区,不少地方的气温正在夜里持续下探,0度线迅速开始越过黄河向南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长城以北大量紫色的寒冷区出现,甚至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还出现了紫红色的区域,这是部分地区已经跌破-25度。
在这当中,云南、两广、福建、浙江多地降温显著,比如广东龙川,24小时气温变化幅度高达14度,广州、南宁今天清晨最低气温也跌破15度,实际上,今天午后,我国广东多地气温也不足15度,伴随着阴雨天气,体感转凉,昨天一度困扰不少人的夏日体感一扫而空。
从下午15点的整点气温图上看,今天下午15点蓝色的0度以下区域仍然推进到东北平原深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不少地方下午气温都在0度以上,而在西南和华南,红色的区域开始变浓,这不仅是20度区域正在扩大,而且还有不少站点开始回到25度以上,午后开始变得有点热。
1月15日午后,从24小时气温变化图上看,今天大范围的蓝紫色降温区已经深入南方,两广福建多地出现了15度以上的剧烈降温,由此来看,寒潮已经在我国中东部深度南下,今天已经深入南方,直达华南沿海,长江流域多地雪花纷飞,华南多地亦显著转冷。
▌本文综合央视新闻、中国天气网报道目前,西伯利亚正有一股“霸王级”的寒潮蓄势待发,将在本周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受其影响,南方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同时强冷空气将给中东部大部地区带来6-8℃的降温,局地降幅达10-14℃。
11月23日清晨,在我国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多地降至-30度以下酷寒之际,在我国以北的西伯利亚,这里的大范围酷寒还正在进一步加剧——俄罗斯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俄罗斯无论是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还是东西伯利亚,都已经大范围的处在-30度以下的酷寒当中,在这当中,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的寒冷最为强烈,不仅多地出现-40度的酷寒,东西伯利亚局部甚至以及跌破-45度。
实际上,寒潮这一词在这个秋季已经非常不陌生——在这个气候定义上的秋季,10月中旬、11月上旬、11月下旬和11月底已经有四次全国性寒潮南下,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大范围的大风降温,北方不少地方还出现了明显降雪,特别是11月上旬,东北更是遭遇了破纪录的暴风雪,内蒙古东部、辽宁等地多地积雪深度打破历史纪录。
西伯利亚寒流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海陆比热容不同,空气冷热不均从而形成季风,到了冬季,大陆降温快,海洋降温慢,西伯利亚又位于最广阔的大陆亚洲和最广袤的海洋太平洋的交界处,海陆热力差异巨大,气流自太平洋流向欧亚大陆,在西伯利亚地区形成了半永久性冷高压。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加拿大的面积是998万平方公里,而俄罗斯的面积高达1700多万平方公里。俄罗斯地跨欧洲和亚洲,其欧洲部分占了其国土面积的约四分之一,其亚洲部分占了其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三。
西伯利亚有特产,影响中国几千年战争,人类博弈博命的最高形式,充满了勇气和谋略,充满了传奇和意外。今天,《战争史话》专栏的第1期,我们就来聊一聊“寒流”是如何在战争中决定了历史的。“西伯利亚冷空气”是我们经常在天气预报里经常听到的术语,一旦出现,往往就是寒流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