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洛阳9月21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近日,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局获悉,9月15日,坐落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在该馆基本陈列“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中,多件出土自洛阳的文物惊艳亮相。
对于墓主是谁已无从考证,但是从出土的一件铁帏帐构上的铭文可知这座古墓为三国曹魏正始八年的墓葬,据记载,“正始”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三位皇帝曹芳的年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这座墓葬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唯一一座有明确纪年的曹魏墓。
202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3月21日在郑州揭晓洛阳孟津朱仓北朝墓入选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供图该墓地由3座墓葬组成据初步推测墓葬年代或为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此次发掘共发现2套规模较大、布局严谨的围屏石棺床每个围屏石棺床都有4块石屏风每块石屏风各有3幅线刻图像此次发掘的围屏石棺床图像
它们不仅牵引了人们最多的目光,既是文博小白直奔的重点,也是所在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骄傲。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藏品140余万件 ,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当代各个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变化不同方面的内容,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6000件,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全面系统完整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典藏宝库。
热搜上的话题“博物馆用文物照片来代替实物展出”和“游客称博物馆只看到文物照片”,惹得游客和部分群众直呼“上当”。评论区更是一派嘲讽姿态,这引起了官方的警觉,但“官方回应文物展只有照片没有实物”,更像是无力的呐喊,“照骗博物馆”在洛阳这个“东方博物馆之都”,着实不应该发生。
近日,“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来自全国43家文博考古机构的近400件最新出土文物“齐聚一堂”,系统展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其中,洛阳伊川徐阳墓地出土的编钟、石磬、铜钮钟、铜鍑(fù)、铜缶、鎏金铜牌饰、金耳环等26件文物备受关注。
西周玉虎 近日,“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历史博物馆面向公众免费展出,来自河南的150多件(套)文物集中亮相。其中,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10余件(套)珍贵文物引来不少观众“围观”。
洛阳是千年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洛阳最有价值、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资源,也是最值得向世人展示的宝贵财富。随着洛阳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市博物馆数量、种类和发展速度均居全省首位,博物馆群已成为古都洛阳的文化新地标,隆起了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文化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