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省民政厅_媒体关注】截至2023年年底,江苏省常州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口111.08万人,占总人口的28.5%,人口结构整体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和失能化叠加趋势。调查显示,老年助餐送餐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之一。
央广网南京4月12日消息(记者郑楚豫)近日,经江苏省政府同意,江苏省民政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舒心助餐”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在“苏适养老”品牌框架下打造“舒心助餐”子品牌,计划用三年时间,大力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扩面提质增效,让广大老年人生活更舒心、有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从1月份到现在,已经吃了5个多月了,味道好,还给我们每人建了一份AI健康饮食档案呢!”端着两荤两素,家住常州钟楼区北港街道枫林雅都小区的居民许佩林,对运河苑社区“食光港港好”人人共享食堂赞不绝口,他说菜不咸不淡、荤素搭配,吃得很称心。
“一日三餐”看似简单但对年纪大的人来说“颇费周章”当子女不在身边时尤甚“长者食堂”便成为了众多群众的“心上事”“期盼事”奥一新闻注意到,近日,深圳一市民于“深圳论坛”发布帖文反映,家中老人因跨区居住,不能享受实际居住地长者食堂助餐补贴,因此变更户籍。
4月11日,全省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推进会在常州召开。要加强政策供给、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持续推动全省老年助餐服务提质扩面增效,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的优质就餐服务,以务实的举措把老年助餐这一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宽敞明亮的餐厅、整洁舒适的桌椅、热气腾腾的饭菜……每天中午10时50分,常州溧阳市埭头镇余家坝村的“如意小食堂”内,都会有许多老人排队等待就餐。“开饭喽!”11时整,工作人员一声招呼,“如意小食堂”准时开餐。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全国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其中,“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位列首条。截至2023年末,常州经开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7.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1.38%,较上年增长约8.2%。
民以食为天,无论是何年龄段的人群,用餐一定是刚性需求。随着老龄化加剧,老人食堂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少在社区内开设的食堂项目主要客群就是老年人,而为了吸引老年人,结合了零售、文娱等多元化的复合型项目浮出水面。
《常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不断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托起晚年稳稳的幸福。当前,我国养老呈“9073”的格局,即约90%的老人居家养老,7%左右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由机构养老。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社区小食堂,民生大文章。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社区老人能在家门口吃上干净便宜可口的饭菜,是切实的民生期盼。近日,新建在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浦南南村的全龄段社区食堂“兰陵膳”正式运营,这也是兰陵街道辖区内首家社区食堂。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高质量养老建设提质升级;高品质“教育强区”建设屡放“大招”;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描摹“健康底色”……在常州经开区,“经品颐养”“经品优学”“经品健康”三张“金名片”,书写着有温度、有厚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
常州市着力解决老年人“就餐难”实际问题,不断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擦亮“常有颐养”民生名片。截至2023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111.08万人,老龄化率达28.5%,列全省第五,人口结构整体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和失能化叠加的趋势。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2024年开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聚焦老年人群,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
中新网江苏新闻12月5日电(记者 唐娟)2024年常州市财政局主动出击、精准施策,打出一套推动财政运行及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12月4日,在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常州市财政局局长管华围绕隐性债务化解、零基预算重塑、国有资产盘活等问题,给出“常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