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时候被锯下头骨,无法进食也不能养育妻儿,而自己被锯下的头骨则成为无数人争相购买的工艺品,自己一家老小也只能因为无法进食,最后活活饿死,甚至就连尸体都会被制成标本买卖到全球各地。这些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的可怕遭遇,并不是虚构的,而是一种名叫盔犀鸟的动物一直在经历的灭顶之灾。
日前,在有着“中国犀鸟谷”之称的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洪崩河片区,犀鸟家园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花冠皱盔犀鸟母子先后出巢的珍贵影像。出巢过程中,树巢外的犀鸟“爸爸”率先啄开部分封巢的泥土,树巢里的犀鸟“妈妈”也开始从里往外啄。
8月26日,在有着“中国犀鸟谷”之称的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洪崩河片区,犀鸟家园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生态摄影师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花冠皱盔犀鸟母子先后出巢的珍贵影像。这是国内首次在野外拍摄到花冠皱盔犀鸟宝宝出巢的影像。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中国首次!#犀鸟人工招引巢箱野外成功繁殖犀鸟#】近日,据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程师介绍,一巢花冠皱盔犀鸟经过长达123天的孵化、育雏,雌鸟和雏鸟于7月6日成功出巢。“这是中国犀鸟人工招引巢箱首次野外成功繁殖犀鸟,意义重大。
8月21日,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的热带雨林里,生态摄影师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花冠皱盔犀鸟母子先后出巢的影像。 上午9时7分,“鸟妈妈”率先出巢。 9时31分,新生的雄性雏鸟也相继出巢。
2月25日,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中国犀鸟谷,我拍到了花冠皱盔犀鸟。花冠皱盔犀鸟是犀鸟目犀鸟科花冠皱盔犀鸟属的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又大又厚又重又长的嘴是花冠皱盔犀鸟最惹人注目的部位,上嘴部有6条深深皱褶着的盔突,“皱盔”由此而得。
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的中国犀鸟谷,常年能观测到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冠斑犀鸟。每年2月开始,犀鸟们就开始在雨林中育雏。近日,摄影师用镜头捕捉到珍贵的犀鸟影像——画面中,一只雄性双角犀鸟正在给树洞里的犀鸟宝宝喂食。据了解,到6月份左右,犀鸟宝宝将从树洞中飞出。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当看到雏鸟探出头的那一刻,更多的是激动和震撼,感觉之前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8月21日,经过长期的蹲守,生态摄影师贾雷一行在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境内的“中国犀鸟谷”拍摄到了花冠皱盔犀鸟雌鸟和雏鸟相继出巢的影像。
新华社昆明5月22日电 题:守护犀鸟:当“大嘴鸟”飞过滇西雨林新华社记者陆君钰、孙敏、王安浩维“嘘,它回来了!”不知谁出声提醒,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盈江片区的8号鸟类监测点内,每个人都屏住呼吸。低沉有力的振翅声打破寂静,一只长着黄色巨嘴的大鸟从河谷方向飞来。
文|科学虫洞2021年,天津的张女士因为网购过“鸟头吊坠”,被警方抓捕。法官判处她10年有期徒刑,并且要求她交罚款+赔偿共46万元。看到这样的刑罚,有网友说判得有点重了,那么这具体是什么情况呢?张女士买的究竟是什么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