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近日,山东、北京、宁夏等多地金融监管局陆续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关注银行账户被“管控”、债务优化陷阱、非法校园贷套路、“零首付”购房等风险,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Q账户被管控有哪些原因?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3日讯(记者赵家新)代收班里的伙食费和托管费,学校家委会的彭女士没想到,自己的银行卡因晚上频繁转账被冻结了。“银行卡里面的存款是用来还房贷的,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解决。”近日,市民彭女士通过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上述烦心事。
2023年9月10日,北京警方在宣传反电诈。图文无关。 (视觉中国/图)被骗走三万余元的一周内,深圳市民黎筝不停地向警方、银行证明自己已经清醒,不会再给骗子转钱了——受骗报案当天,她名下的所有储蓄卡、信用卡即被警方采取保护性止付措施,不能使用,原因是防止她再次被骗。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颜)9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发布关于银行账户“风险管控”的风险提示称,银行账户风险管控是防范不法分子开展非法金融活动的重要防线,是化解金融风险、协助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环节。
来源:法治时报 “这张银行卡近期就别用了,先用别的卡。”9月7日下午,东方市公安局八所派出所民警符德巩给被害人陈女士打电话,确认陈女士已经将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取现后叮嘱道。陈女士再三向符德巩表示感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多次重复:“真是太感谢民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