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3月24日电 题:AI深度合成技术蕴含巨大法律风险作者 肖飒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3月23日,AI生成“特朗普被捕”图网络疯传,还登上热搜榜。据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还没有被捕,但他“被捕”的照片已经在网络上疯传。
新重庆-重庆日报 最近,“张文宏深夜带货”引发网友关注。据报道,在“般画234”的视频账号中,“张文宏”在反复介绍一款蛋白棒。针对此事,张文宏医生回应:“这些假的AI合成信息就像蝗灾一样,一次又一次发生,像漫天飞过来的蝗虫一样害人。
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卢俊宇)5月15日,首例“AI视听作品侵权案”开庭。此前,在4月2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宣判了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原告因其声音被AI技术模仿并商业化使用而获得胜诉;1月,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已判决生效。
近日,有网友在网络卖货视频中看到“张文宏医生”在卖一种蛋白类的产品。实际上,这根本不是张文宏本人,而是利用AI技术合成的。(综合近日多家媒体报道)被AI合成视频冒名顶替,张文宏的遭遇并非个案,靳东、雷军等人都曾遇到过。
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近一段时间人工智能(AI)的技术积累和应用场景取得了重要突破。问答对话、深度合成等应用正成为AI产业相对成熟的切入口。在火热的AI浪潮下,用户在享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中可能暗藏的安全风险亟需得到更多关注。
赵本山、范伟、高秀敏三人合演的小品《卖拐》,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几乎人人看过,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如今,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卖拐》美乌版新鲜出炉,估计很多人还没看过。大家可以上网搜一下,我这里没法提供,因为涉及到知识版权问题。
来源:经济日报近期,AI深度合成技术引发的侵权现象引起关注。据报道,多名公众人物的声音和形象未经授权被用于制作恶搞视频或带货广告,这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暴露了当前AI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
AI技术(例如最近很火的DeepSeek),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提升工作效率,为解决许多问题提供途径等。但与此同时,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诈骗手法也变得愈发复杂和隐蔽,不仅涉及传统的电信诈骗,更通过声音合成、换脸等高科技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AI换脸拟声”乱象频现 如何治理?福州法律专家:为人工智能套上法治缰绳“雷军回应‘国庆7天被AI雷军骂了8天’”“靳东两会建议AI换脸立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AI换脸拟声”技术的滥用问题引发代表委员关注,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也引发福州市民热议。
前不久,内蒙古包头警方就曾通报,有骗子利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熟人实施诈骗,福州市某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就被骗走430万元。另一起发生在安徽安庆经济开发区的案件中,诈骗分子仅使用一段9秒钟的AI换脸视频,就从受害人处骗走了245万元。这两起典型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