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讨会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金堂县人民政府主办,金堂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承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搭建专家学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川渝宋元山城体系的深入研究和保护利用,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会议现场。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近日,2024年巴蜀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江津召开。会议展示了巴蜀文化最新考古收获、研究成果27项,多角度探讨了长江文明视野下,巴蜀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本次会议中,5名国内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做了主旨报告,并围绕长江文明视野下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在四川、重庆地区的战国秦汉时期器物上,常见有一些图形符号,与平常所见的纹饰有异,又与汉字不同。对古文字特别是死文字的解读,是学术界的重大课题,巴蜀符号是其中的难题之一,也是目前尚未明确其性质与含义的符号系统。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报告会现场在巫山龙骨坡,亚洲地区首次发现的巨颌虎粪便化石出土;在江津梧桐土,作坊性的陶窑群也被一点点揭露了出来;在合川钓鱼城遗址,发现了多期叠压的城门和城墙……2024年,重庆的这些遗址考古发掘“上新”了!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韩毅“真有这么好耍?”1月19日,正愁春节去哪里耍的刘欣悦,她无意间刷到一则“川墩墩”的旅行Vlog(视频日志),“宽洪大量”“点石成金”“资足常乐”等字眼,引起了她的浓厚兴趣。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2024年重庆文化旅游工作收获满满千厮门大桥上,车流再度被人流取代,山城独有的浓浓烟火气又一次刷爆各大社交平台;走通远门,经白市驿、来凤驿、邮亭铺……出重庆,成渝古道主题风景带上大美的自然景观和底蕴丰厚的人文风情交相辉映,圈粉无数……回顾刚刚过去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