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弗兰凯蒂日前签发新版《美海军作战部长领航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明确未来作战能力建设重点和实现路径。近段时间以来,美海军推出一系列战斗力提升举措,但诸如工程事故、项目延期和航母“疲态”等问题,已影响到美海军作战能力的发挥。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美国特朗普政府高举关税“大棒”满世界乱挥。这边还有个国家在等待“靴子落地”。上月底,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访问美国,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等官员会晤,商定构建运作造船合作和关税问题的工作层协商渠道。
来源:环球时报 日本、韩国、印度……美国都找了 据美国“海军新闻”网站3日报道,美国海军后勤支援舰“沃利·施艾拉”号已经抵达韩国韩华海洋公司的造船厂进行例行检修,这是韩国企业首次为美国海军舰艇承担船舶维护、修理和大修(MRO)业务。
据美国“海军新闻”网站3日报道,美国海军后勤支援舰“沃利·施艾拉”号已经抵达韩国韩华海洋公司的造船厂进行例行检修,这是韩国企业首次为美国海军舰艇承担船舶维护、修理和大修(MRO)业务。同时也标志着美国海军为解决“修船难”而寻求外国盟友助力的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海军补给舰的发展是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深蓝的重要支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本文将详细介绍海军补给舰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阶段发生的重要事件、技术进步和未来发展趋势。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中国海军没有大型综合补给舰,水面主力舰自持力低。
据印度媒体报道称,美国海军已决定让军舰在印度、韩国和日本的船厂中进行维修,首家获得来自美军合同的公司是韩国韩华海洋公司,该公司将负责为美军的1艘4万吨级干货弹药补给舰提供大修服务,印度和日本也将在不久后陆续接到类似的合同。
近年来,韩国海军接连下水新型舰艇。据2023年有关数据显示,韩国舰艇总吨位已超过35万吨,其中包括2艘两栖攻击舰、13艘驱逐舰、28艘护卫舰、22艘常规潜艇等。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韩国造船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能否实现“国防自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