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色贵州】近年来,黔南州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全力推进森林“粮库”建设,全州山桐子种植面积累计完成26.71万亩,产值16.05亿元,人均增收6000元,在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新路上更加有“油动力”。聚焦统筹谋划,夯实产业发展“向心力”。
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7日电 初冬,走进在贵州省绥阳县山桐子种植基地,挖掘机来来回回忙着平整土地;工人都在打坑挖穴,清林,准备栽种新苗。山桐子既是中国的乡土树种,又是优质的用材树种,也是高产优质木本油料树种,具有速生高产、出油率高的特点。
3月8日,贵州省林业局局长胡洪成到印江自治县督导检查山桐子产业发展相关工作。胡洪成先后来到中兴街道堰塘村、富华村,朗溪镇打铁坳村山桐子产业示范基地,实地查看了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情况,详细了解山桐子基地栽种管护、苗圃基地建设和整村推进有关情况。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眼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白岩脚山桐子种植基地的2000多亩山桐子迎来采摘季,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据了解,山桐子是优质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树木生长快、结果年限长,果实含油率高的特点。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山桐子列入普通食品管理。
来源:【绿色贵州】山桐子,被誉为“树上油库”,是我国的乡土树种,又是优质的用材树种,还是高产优质木本油料树种,成为国家经济安全战略鼓励发展的生物物种选项,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助力国家粮油安全、构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格局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中提出,支持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支持贵州“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加快低效林改造,稳妥探索开展人工商品纯林树种结构优化调整试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计、省之大计,牢牢端稳“油瓶子”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保障我省粮油安全,近日,省人大代表、黔西南州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邓笑向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山桐子产业的建议》。“目前我国大豆油仍依赖进口,发展适宜的油料作物产业迫在眉睫。
7月1日,全国首条山桐子5G油料加工生产线——贵定县山桐子全产业链项目油料加工生产线暨种苗组培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落地贵定县沿山现代农林科技产业园区,项目的启动建设,标志着贵定县40万亩山桐子全产业链项目迈向新征程。
10月24日,2024年贵州省林业产业⾼质量发展视频会议暨全省⼭桐⼦产业发展座谈会在贵阳举行。会议发布,贵州省林草总产值从2020年的337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259亿元,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达759亿元,特色林业全产业链产值达295亿元。
近日,位于清远市阳山县杨梅林场的工作人员在林场内发现一批本土野生山桐子树种群。山桐子被誉为“树上油库”,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被广泛关注。相关专家表示,清远本土野生山桐子种群的发现,为清远发展山桐子产业提供了更大的选种、育种空间。山桐子结的果实。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子轶 通讯员 成春生1月9日,通山县创业者孔德宝正筹备着新签约的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项目。该项目于1月2日签约,合作双方是孔德宝创办的湖北宝通原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通原”)和咸宁市通山县黄沙铺镇人民政府及杨芳林乡人民政府。
内容摘要:走进群山环抱的兴义市七舍镇糯泥村丁家湾子组,翠绿的茶垄间,整齐地排列着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山桐子树,不少枝头上挂满了红红火火的果实。1963年出生的吴天启,从小就对山桐子树上一串串红彤彤的果实十分喜爱,“从小就对家乡的山桐子树情有独钟。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记者今天(10月24日)从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初,贵州省确定将山桐子作为树种结构调整的主要树种来发展,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山桐子基地68.4万亩,其中各地分散发展46.2万亩,集中项目化推进22.2万亩。人工种植面积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