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五卅[sà]运动,爆发于1925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也是中国国民大革命的开端。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军阀的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随着中国人民对工人阶级力量认识的加深,人民的革命需求也不断增强。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将德国在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后,北京学生于1919.5.4进行了震惊全国的游行示威活动—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由此揭开了序幕。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敬告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有博主发文认为,美国的学生运动可能会类似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一样,貌似是反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暴行,反对美国政府纵容庇护以色列的政策,实质是美国所倡导的民主自由与支持以色列霸权反人类的价值观的冲突;
中国大地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为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不平等地位,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巡警、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界、取消中日“二十一条”及换文等正义要求,但均遭到拒绝。
作为共青团中央机关刊——《中国青年》杂志忠实记录下这一百多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在青年前列,组织引导一代又一代青年坚定信念、紧跟党走,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