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明朝开国面临科举南北失衡的局面。而朱元璋的南北榜科举也仅仅是为了安抚北方士子的人心。因此,南北榜案的遗波并未消失。南北榜案之后,根据有统计,在整个朱元璋执政的洪武时期,包括南北榜在内,录取各科进士共867人,其中南方籍620人,占总数的71.
36个学子全都是南方人,淮河以北的学子一个都没有,难道咱大名就只有半边金山嘛?刘伯温在查阅考生试卷时,发现了一个致命问题,他赶紧找到大事总监宋濂,我的宋大主考,你录取的36个进士全都是南方人,而北方学子岂能甘愿呢?
在270多年的时间里明朝的科举考试共产生了90位状元,可见含金量之高。事情是这样的,明洪武三十年的会试,由刘三吾等主持的丁丑科殿试,但录取的51名考生全是南方人,北方人一名未取,后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书,告考官刘三吾等偏私南方人。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于1371年恢复科举考试,在南京举行明朝第一次全国性考试,并形成一套完善的科举制度。明代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南京)、北(北京)直隶和各布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第三年一次,又称乡闱,录取人数由朝廷下达。
闽山绵延,铸就福建人不屈的脊梁;闽水滔滔,赋予福建人宽广的胸怀。这里,英杰辈出,英豪无数,成就福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名。福建新闻广播推出百集融媒系列《栋栋娜娜说福建历史名人》,说人物、听故事、讲精神、树传承,让我们一起回望历史,且看先辈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