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疫情之下,高校生活和教学工作随之发生一系列改变。做科研、上网课、报名志愿者、照顾家庭……在这段时间里,坚守“屏前幕后”的高校教师们在不同身份间自如切换,同时也收获了别样成长。记者近日采访多位江苏高校教师,通过Vlog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他们生活的12时辰。
1976年出生的邢斌是临沂大学文学院的一名讲师,主要承担的课程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最近在临沂东夷书院的一场分享活动上,邢斌讲述了自己去年冬天在临沂亲身体验当外卖骑手的经历,随即引发关注。临沂大学文学院讲师邢斌邢斌说,他有本职工作,只能干业余的众包。
在教育这片热土上,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推动者。然而,在光鲜的职业光环背后,他们却面临着诸多难以言说的困惑与挑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高校教师心中的15大“想不通”,看看这些痛点如何影响着教育生态的健康发展。
坚持知行合一,助力学生成长。袁晓晶,副教授,现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大学社区学院全程导师、上海市高水平创新团队“智能社会及其伦理建构”成员,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