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是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教育事业发展纲领性文件,是首个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教育行动计划,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顶层制度安排,是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更好发挥建成教育强国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报记者 单艺伟 摄扫码观看访谈视频 基础教育应当有序推进小班化教学,在原有统一教学之上,推进个性化、差异化、高品质的教育 “市县结合”的管理体制为县中未来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思路和保障 基础教育要拥抱人工智能,一方面要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如何学
作者:李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始终把教育置于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中的优先位置来考虑和谋划,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筑牢坚实保障。
近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纲要》全文共11部分,除“总体要求”和“组织实施”部分外,具体明确了38条重点任务。这些任务部署牢牢把握教育“三大属性”,将教育强国“六大特质”和“八大体系”全面转化为教育强国的战略图景。
来源:【中国教育报】■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全面构建“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中能够发挥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创新引领等综合优势。■ 把创新、创业、创造作为教育理念渗透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学生从“会学习的人”成长为“会创造创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