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浪潮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未成年人作为数字世界的“原住民”,其网络游戏消费行为及相关权益保护问题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纠纷时有发生,甚至衍生出“游戏代退费”诈骗产业链,暴露出网络消费保护的新漏洞。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鑫坤此前,“家长遭遇游戏退费中介骗局被骗2万元”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目前阅读量已累计突破1750万。记者看到,游戏退款作为常见的消费现象,是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却从中找到了生财之道,并创造出一种新型诈骗方式。
军事游戏账号充值19万余元后,账号主人以6岁儿子的名义起诉网络公司,称系小孩所为,要求退款。但随着庭审证据浮出水面,并不能证实涉案充值行为系小孩所为。近日,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审结此案,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为了把充值到游戏里的几千块要回来,找了游戏代退费机构,没想到反被骗走三百块……”据媒体报道,最近在网络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诈骗陷阱。有机构宣称,成年人消费者在游戏充值后,只需缴纳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服务费”,就可以帮助退款,成功率百分之百。
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记者 樊瑞 实习生 刘家怡)“没想到游戏充值几千块没要回来,还被游戏代退费的机构套路,骗走三百块。”近日,19岁的成都游戏玩家林林向央广网记者反映,有人在网上向其推荐专业机构帮助游戏退费。信以为真的他,按要求向其支付费用。
一段时间以来,孩子偷玩网游疯狂充值、家长要求退费的新闻时有出现。今年5月,《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划分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责任方的担责比例。随着官方退费渠道的规范化,未成年人的权益得到了更有效的保障。
2024-04-12 16:53来源:未来网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近日,“男孩玩游戏充值上万元,父亲连扇自己耳光”一事引发热议。9岁男童玩蛋仔派对10分钟充值6400元,几天内累计充值达1.38万元,男孩父亲知晓后开始自扇耳光并将视频发布至互联网。
近日,家住湖北省武汉市的市民曲先生(化姓)向极目新闻记者反映,自己因想拿回孩子在某游戏充值的2万余元,在网络上找到一家代退费公司,对方宣称能包退款,在缴纳了400元的手续费后,对方便再无进展。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后,为什么不选择直接与游戏厂商协商退费?
在数字化时代,各种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而“游戏代退款”更是以其隐蔽性和诱惑力成为不少人避不开的陷阱。近日,记者深入调查多起游戏代退款诈骗案件,从“热心网友”到“法律维权助手”,再到收钱后就消失的“法律公司”,形成了一张披着法律外袍的渔网,只等那些想打擦边球的“游戏爱好者”入网。
2024年5月28日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填补了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问题标准的空白,延伸出一个新型职业——职业退费人。自称做游戏等平台职业退费中介的小瑞(化名)称,游戏退费这行是“用最小的成本赚不少的钱”。
“孩子偷偷在游戏里充值7767元,客户经理却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强行辩解,拒不退款”“家里11岁孩子擅自充值5855元,向平台申请未成年退款,给出方案退3303元,甚至连60%都不到”……“熊孩子”“氪金”、家长退款维权不易的消费乱象层出不穷。
作者:针未尖近年来,未成年人大额充值网络游戏退费难屡登热搜。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出台《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细化退费标准和建议,根据各方过错情形,明确划分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责任方的担责比例。
“我最近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少了3万余元,查询发现,是女儿偷偷地将这钱充值在一款名为‘名人朋友圈’的社交软件中。”陕西咸阳市民李先生说,“之后我和这款软件的公司申请未成年退款,遭到拒绝。公司称,我女儿是用成人身份信息注册。
退费为何要先缴费?游戏充值代退费骗局专门针对“游戏党”的骗局盯住“游戏党”的骗子8月20日上午10时,堪称史诗级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全球发售。作为国产游戏的扛鼎之作,《黑神话:悟空》及相关话题刚问世便持续霸榜各大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