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国歌展示馆联合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上海城市动漫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漫画家程国英先生执笔,共同策划推出《国歌从这里唱响》连环画。
9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发布的一个短视频感动了无数人:一名小学生上学迟到了,一路狂奔。《国歌》全曲49秒,84个字,104个音符,看似短小,但每一次奏响国歌,都能让中华儿女热泪盈眶,每一次都会拨动14亿国人的心跳。
作者:韩可胜(作家、评论家,上海市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作曲、编剧、导演、指挥、舞美、表演……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都无法诞生出艺术精品。上海歌剧院和上海市徐汇区文旅局联合出品的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可以说在每个环节上都精益求精,创造了海派民族歌剧的新高度。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和歌词,无疑在每个国人脑海中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记。每当雄壮的国歌奏响,它的作曲者聂耳,也会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歌声是时代的号角,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征程中,有许多经典歌曲在人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在抗战烽火中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等,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火炬。这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抗战歌曲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是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这首在抗战硝烟中诞生的战歌,不仅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浴血奋战,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在海外唱响、在世界激荡。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何文涛 梁善茵3月5日发布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在注重思政教育的当下,全国各高校思政课的创意形式也层出不穷。
1935年2月,导演许幸之接手《风云儿女》的拍摄,不久后,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当时,聂耳正准备去日本避难,得知电影《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要求为歌曲谱曲,并承诺到日本以后,尽快寄回歌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