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奉系军阀的“智囊武将”,对东北政局有深远影响在东北的地位作为张作霖的左膀右臂,在东北军中地位崇高,掌握军权,对张作霖的统治至关重要。他不仅在军事上有才能,还在政治和经济上有很多布局,比如控制东北的铁路、矿山等资源。
张学良先是“东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之后又在中原大战中挫败反蒋联军,对于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而言,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蒋介石也因此任命他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年少得志的张学良,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导语: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曾是手握30万精兵的“东北王”,意气风发,威震一方。从那个曾被视为纨绔子弟的少帅,到后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主角,张学良在人生的各个关键节点所做出的抉择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权谋算计与无奈挣扎?
其实,张学良一生,失误很多,比如,错杀杨宇庭将军,等等,其实,最大的失误,应该是向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政府易职,蒋介石本是一介武夫,独裁者,军阀而己,利用种种手段,表面上,统一了全中国,其实,在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军阀,各自为政,各怀鬼胎,根本不听蒋委员长的号今,各吹各的号,各拉各的调。
人们长期以来更关注后者,毕竟这是一件深刻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世界史的重大事件。但前者,即东北易帜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它标志着旧军阀割据时代的结束,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主权和民族独立,至少在形式上完成了中国的统一,是张学良对现代中国做出的第一次重大贡献。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关于918事变中国东北三省沦陷,我在学习到这块历史的时候,觉得历史的车轮子怎么推怎么是,不应该只仅仅怪罪于张学良自己,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应该承担大部分的罪名,罪人是蒋介石,但是如今我并不这么看了,任何历史事件都不能只怪罪于一个人,也不能不怪罪于一个人。
虽然南京政府在11月14日通过“严令各省文武官吏若遇外侮入侵,应做正当防卫,严守疆土,与城存亡,不得放弃职守”决议。11月16日,国民政府改任张学良为北平绥靖公署主任。但张学良认为双方实力悬殊太大,始终没下抗战决心,意在保存东北军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