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西陶寺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引题)汾河之畔,探寻文明密码(主题)人民日报记者 刘鑫焱 付明丽山西襄汾,汾河之畔,筹建近3年的陶寺遗址博物馆11月12日正式开馆。从空中俯瞰,外观呈现一个“中”字,象征着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对探源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
央广网北京11月12日消息(记者王逸群 贺威通 山西台记者杜佳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今天(12日)正式开馆,将展出陶寺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件(套),全面展示距今4300年到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距今约4300年~3900年。该馆以“自然与文明之光”为主题,设有“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3个基本陈列单元,“陶寺考古”“临时展陈”2个专题展览以及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
中新网太原2月26日电 (记者 胡健)近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的通知》,并公布36个国家重要大遗址清单(第一期)。其中,山西省陶寺遗址和晋阳古城遗址在列。陶寺遗址根据遗存复原的观象台。
今日,一座承载着中华文明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揭开了其神秘面纱。位于黄河中游、距今约4300-39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让中国上古时代中的尧舜禹,有望从传说走向信史——它可能就是帝尧都城所在。而这座占地74.
陶寺村位于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距县城10公里,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陶寺村因“陶寺遗址”而闻名。陶寺遗址位于陶寺村南,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
陶寺遗址博物馆外景(无人机照片,1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新华社太原11月12日电(记者王学涛、姜淏然)陶寺遗址博物馆12日正式开放,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的陶寺文明首次集中系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230件(套)文物静静诉说中华早期的灿烂文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陶寺遗址出土的多璜联璧。卢鹏宇摄参观者在展厅中欣赏文物。陶寺遗址博物馆供图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蟠龙纹陶盘。卢鹏宇摄陶寺遗址出土的玉璇玑。张超宁摄观众参观陶寺遗址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供图1月1日上午,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博物馆前,观众排起了长队。
陶寺遗址博物馆全貌 本文摄影:卢鹏宇 张超宁陶寺遗址博物馆大厅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现场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
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的陶寺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是“陶寺文化”的命名地。陶寺遗址现存面积约400万平方米。东面背依太岳山余脉崇山(俗称塔儿山),西北约7公里处为汾河,呈现大山怀抱、依山傍水的独特地貌。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4300—3900年,面积约300万平方米。陶寺遗址早期距今4300—4100年,是面积达160万平方米的都城。中期距今4100—4000年,是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都城。晚期距今4000—3900年,此时陶寺失去了都城地位,沦为一个大杂院式的大聚落。
近期,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的通知》(办考发〔2024〕12号,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是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统筹协调大遗址保护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关系的全国性指导文件。
陶寺遗址博物馆11月12日正式开馆以来展出的230件(套)文物涵盖陶寺文化所有的文物类别首次系统呈现了约4300年至3900年前的陶寺文明静静诉说中华早期的灿烂文明乘着这股文化东风山西整合文旅资源 提升服务质量又推出2条主题旅游线路01“探源华夏文明 体验休闲康养之旅”丁村文化陈
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的陶寺文明集中系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崇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黄土塬上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代表性遗址之一经过46年考古工作陶寺遗址被慢慢唤醒新建的博物馆位于遗址西北边缘陶器 玉器 石器 漆木器 铜器博物
蟠龙纹陶盘栩栩如生,诉说先民的龙图腾崇拜;内外双城雄伟气派,见证都城气象;古老乐器成组出现,反映礼乐文明初始……近期,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第一次集中系统呈现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的陶寺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