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并无二致,身材难分伯仲,因为同样都怀揣着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他们选择参军入伍。左图弟弟陈贺鑫,右图哥哥陈贺鸣。弟弟陈贺鑫在2023年3月入伍,哥哥陈贺鸣在2024年3月入伍。陈贺鸣:一排左一。看着身戴大红花的大儿子陈贺鸣,母亲许惜端不禁眼含泪水,神情中既有自豪又带着不舍。
“五位卫国戍边英雄敢于亮剑、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已通过“双合格”即将踏上军旅的林志超和阮浩明终于舒缓了一口气,可以带着英雄梦到军营这所大学校学习锻炼了。
漳州新闻网讯(记者罗培新通讯员涂春棠)“体检合格,我可以去当兵了。”昨日,家住芗城区天宝镇的沈跃清向亲朋好友传递这一喜讯。让人称道的是,沈跃清的8个堂兄弟中,此前已有5个当兵。19岁的沈跃清今年从厦门康桥中学高中毕业,因成绩不太理想,与军校失之交臂。
今年6月,一纸文件批复,启动了福建漳州的蓬山陈氏“修德堂”的修缮工程。作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红色革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基地,此番修缮让已有两百余年历史的“修德堂”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背后沧桑动人的故事不时地在当地乡亲们的耳边响起。修德堂,系古雷开发区沙西镇蓬山村陈氏祠堂。
中新网漳州3月13日电 (张琳 戴伟国)两个家庭、三代从军,这是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2023年秋季入伍新兵的故事。时隔半年,芗城区2024年春季入伍新兵又有两个这样的家庭故事。李杰铠是芗城区2024年春季即将要入伍的新兵。
清明时节,漳州各级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清风微拂而过,诉说着曾经的烽火硝烟。来自天涯海角的鲜花散落在墓碑、纪念碑前,传递着广大市民、学校师生、烈士亲属对烈士的无限哀思。漳州是革命老区,也是“八闽第一枪”的红色发源地,漳州战役、东山保卫战等战斗中,留下了无数革命先烈光辉的足迹。
“曾祖父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爷爷是边境保卫战功臣,爸爸也是军人,如今,我也如愿以偿,穿上军装......”9月16日,即将踏上军旅,接力四代从军报国的黄淇林显得异常兴奋,黄淇林一家四代接力从军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