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意味着有的农村家庭,随着人口的迁入和新增,有部分人虽然拥有农村户口,却分不到土地,而土地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而深远的,“人多地少”在我国是一个基本国情,因为农村人口在不断增加,但土地资源是有限度的。
农民得以在农村生活,就是农村能够解决我们吃喝住的基本需求,农民有宅基地可以无偿使用,有耕地、有林地、有山地、有水域可以承包,并且土地使用上从原先的交公粮、农业税,到现在种地给与补贴,这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2020年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改革完成之后,农村居民的基本土地权益已经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在2021年国家更明确指出将会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延长三十年,从而保障农村居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稳定不变,随着此项改革工作的开展,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因为这样一类农村居民的土地权益可以更加稳定,农民也更有信心参与到农业改革发展之中,不过现阶段很多无地农民却开始愁了,原本在过几年就能够重新获得土地,可这样一来,土地重新分配承包也遥遥无期了!
我国现在破除了农村与城镇的户籍制度,统一为城乡居民称呼,但是事实上农民还是农民,市民还是市民,这一点上很难改变,这是由户籍所在地区制约的,谁户籍在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就是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就会得到相应的权利,其中最大的权力就是耕地土地承包权。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其中文件对处于向新一轮土地承包的过渡期的农村承包地作出了重要部署,这不管是对于咱们承包土地的农民还是参与土地生产经营得新型主体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咱们下一步土地安排和生产计划指明了方向。
前言:在农村,有很多农民认为自己的宅基地进行了确权登记,宅基地就归个人所有,宅基地前后周围的土地也顺其自然变成个人所有的空闲地,自己可以任意支配,种菜开荒、修建房屋、拓宽道路等行为也就被个人当作合法合理的行为,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各种邻里之间和村里的纠纷。
到2028年前后,我国绝大多数地方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就要到期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妥善化解延包中的矛盾纠纷,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