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芳杰让张文宏“气到想报警”的,是幽灵一般的AI造假合成视频。据中国青年报,有网友发消息称,“张文宏是不是带货了?”视频中,张文宏在卖一种蛋白棒,家里的老人信以为真,已经开始下单了。对此,张文宏的回应愤怒且无奈。
“我正躺在病床上输液呢,能去我橱窗买个东西么?”“立春养生啊,最应该吃这些,包治百病……”短视频平台上,这样的情景屡见不鲜。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部分主播的表情与动作略显生硬,口型与声音时有不匹配,甚至还有些塑料感。
借助AI技术魔改文案和视频资料,伪造虚假公众人物形象、虚构“精英人设”,在短视频平台推销保健品,近一段时间以来,这股AI魔改之风在网络平台甚嚣尘上。从“老板娘杨丽华”到冒用张文宏等名人形象,屡禁不止的AI造假视频不仅挑战了消费者的辨别能力,更暴露出技术滥用下的监管漏洞。
“糖尿病啊,千万不能拖。”短视频里,一位看似“专家”的男士面向中老年人耐心劝解,不经意间推荐起糖尿病调理好物。一副金丝眼镜、一头打理整齐的黑发显得格外精神利落,身着中式传统服装则增添了几分儒雅气质。不过,过度虚化模糊的背景、偶尔不协调的嘴型和声音,难免让人看到AI生成的影子。
记者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发现,不少非节目官方所发布的切片里夹藏大量“私货”,视频主通过AI技术更换专家语音和字幕,将涉及体重管理、祛湿等保健类商品经过包装成功实现“名人带货”。加句台词综艺切片包装出明星代言“上当受骗了!没想到视频切片里‘专家推荐说辞’居然是AI造假。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在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有媒体曝光了一起利用AI数字人技术进行虚假宣传的案件。该案件涉及多家企业,通过AI合成的“专家”形象,向中老年群体虚假宣传保健品,诱导消费者购买,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网络购物越来越便捷,保健食品选购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确保广大消费者科学选购保健食品,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保健食品消费提醒: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网络购物越来越便捷的当下,保健食品消费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临近,为确保广大消费者科学选购保健食品,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醒。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2024年11月7日,上海,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 医药保健品展区,人们在观看保健品。图/IC photo近年来,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保健食品市场之一。与此同时,我国保健品市场正在出现一些新动态和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