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出生并长期生活在意大利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他的印象里,医院都是低效且高收费的代名词。但这位西方的年轻人,在来中国旅游中,一次偶然的就医经历,彻底改变了他对医院的固有想法。也加深了他对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国家的热爱和崇敬之心。
“It’s very good!The nurse and doctors are very professional and kind,and always treat us very well.(特别好!这里的医护人员都非常专业和友善,一直对我们很好。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8日讯 “中国武汉的医生技术高超,护士非常友好还很耐心负责,谢谢你们给了我一次非常棒的就医体验!7年了,我终于再也不用日夜为伤口发愁了!”12月28日上午,法国患者帕斯卡再次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疝病诊疗中心徐睿主任的专家门诊复诊。
1月17号晚上,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收治了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患者,虽然这次就医是患者陈先生在旅途中的一段小插曲,却也让他收获了一份异国他乡的温暖。回想起旅途中意外摔跤导致胳膊骨折的经历,虽然心有余悸,但好在手术已顺利完成。
“从我入院的那一刻起,我就能感受到你们的专业和敬业。尽管存在语言障碍,你们仍耐心解答我所有的问题……”近日,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二病区医护人员收到了一封特别感谢信——来自菲律宾的尤拉·梅·马贾伊特女士用英文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我们一生吃五谷杂粮,也难免身体会生点小病,总会与医院打交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医院的水平也进步神速,不少出国留学的学生还有华人华侨都选择回国看病,那么当外国人来到中国第一次去医院看病,又会是怎么一种奇妙体验呢?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一位“特别的”小患者出院了,来自摩洛哥的小艾(化名)完成了为期1年的治疗,经全面评估,霍奇金淋巴瘤已经完全缓解,身体也逐渐好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慕名来到中国求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作为肿瘤防治的“国家队”为很多国际患者排忧解难。
德国姑娘小童一直被近视所困扰。屈光参差让她不得不依赖于隐形眼镜,但每日清洁、保养镜片十分烦琐,且佩戴久了难免会有干涩痒痛等不适。看到身边不少同学、朋友陆续通过激光矫治彻底摆脱了眼镜,她也决定彻底摆脱近视。
36岁的欧女士(化名)是一位来自欧洲的白人女性,长期遭受三叉神经痛的折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为其先后成功实施“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手术(PBC)”和“右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