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作者:盛大林(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研究员)“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可谓家喻户晓,但诗中“衰”字的读音,乃至此字究竟为何字,一直存在争议。shuāi还是cuī?“衰”还是“摧”或“催”?
央视网消息(记者/阚纯裕 视频/及玥):近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的话题,被好学的网友们争论到了热搜第一。其实,类似的争议还真不少,比如“乡音无改鬓毛衰”还是“乡音未改鬓毛衰”,“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还是“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最初我们作为学生的时候,特别容易将“衰”念成“shuāi”,而老师还会帮我们纠正,要求念“cuī”,可是现在又让学生念“shuāi”,这就把学生搞糊涂了。其实不仅学生存在疑义,很多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读音,说变就变了。
一夜之间,一篇《广电人注意!这些字已经改读音了》的文章在网上刷屏了 。当记者就此问题,采访《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时,他表示,这个话题早在2019年就很火了一阵,当时就引发了大家热议,这次再度刷屏热议的那些案例,与三年前几乎完全雷同。
最近在家里辅导孩子作业,念到了一篇《风》,诗中里面有一句,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里面的这个“斜”,我教孩子,说是念“xia”,结果孩子跟我说,老师说念“xie”,我感觉我的头嗡嗡的,特意去问了老师,老师说,她们的教材上都是“xie”,特意在网上搜了一下,有说xia的,有说xie的,看了一下这两句诗,意思是说“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按这么说的话,这个字念xie倒也无可厚非,可是读起来就是不如xia来的押韵,古人写诗,不就是讲究一个押韵么?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丽珍平时打字,“嗯”字是怎么敲出来的?相信90%的人,打的都是“en”。如果告诉你,打了这么多年的“en”,其实都是不标准的,“嗯”的读音包括“ǹg、ńg、ňg”,就是没有“en”,是不是有点自我怀疑?
平时打字,“嗯”字是怎么敲出来的?相信 90%的人,打的都是“en”。如果告诉你,打了这么多年的“en”,其实都是不标准的,“嗯”的读音包括“ǹg、ńg、ňg””,就是没有“en”,是不是有点自我怀疑?近日,微博热搜兴起的关于“嗯”字读音的讨论引发众议。
家长给孩子辅导功课是多么耗费精力的一件事,相信大多家长深有感悟。虽然现在大部分的父母文化水平都不算低,然而一方面毕竟家长不接触课本上的知识已经很多年了,难免会有些生疏的地方,另一方面课本上的知识也一直在更新,父母难免给孩子辅导错,最终把孩子搞糊涂。
青的蜂“a o e”,中间“窝”了20年的“o”读错了?近来,网上有人反映老师教的拼音读法和自己当初学习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了:原先的拼音“o”读“窝”,现在却要读成“喔”。这让一些“80后”“90后”家长颇为困惑:难道自己“上了个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