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政府间权责划分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7月31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目前,中国央地财政关系总体状况如何?
“与明年的重点经济工作相伴而行的这一轮央地财政关系的改革是奔着增加地方财政的自主性而去的,重在自主,贵在自主,核心和灵魂在于自主。”谈及央地财政关系改革,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在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会”上如是表示。
红星资本局10月12日消息,今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聚焦“央地财政关系的现状与改革”举办研讨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刘元春,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分别作演讲。
央广网北京8月29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此次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优化财力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财政保障。
□卢盛峰 苗润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部分明确指出,要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这既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提高决策效率,积极构建新型央地财政关系的现实需要。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政府间权责划分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7月31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目前,中国央地财政关系总体状况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实习生 赖运阳 北京报道7月15日至18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将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每届三中全会的主题都是关于改革,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议题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本报记者 汪文正江西省加快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大力实施“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努力让企业和群众“进一门、到一窗、办多事”。图为南昌市西湖区市民中心内的自助办税区,纳税人在导税人员的协助下进行网上办税。
作者 | 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以下观点整理自刘元春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91期)上的发言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重构已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焦点,并且是三中全会改革中最具实质意义的内容之一。
7月31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在会上谈到央地财政关系时表示,财政部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着力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坚持不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落实,更好调动两个积极性。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杜涛 继1994年和2014年两轮财税体制改革,2024年中国即将推进又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1月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作者宋雪涛,天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6月以来,市场经历加速调整,上证指数回落至3000点以下。站在这个时点,应该对后续市场继续保持谨慎,还是预期市场将出现积极变化?如果发生边际变化,背后是否有逻辑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