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南极熊合作完成了基于云服务模式的超大型3D打印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该作品采用半透明浮雕形式,整体由300块10cm*10cm模块拼装而成,每一模块均采用FDM 3D打印机制作。拼装完成后,作品重量超过300斤。
总部位于意大利的初创公司Relief Art表示,他们的Dar3D打印技术是一种创新型的方法,能够将任何类型的数字图像转化为“有触感的3D实体。” 艺术家们把这种技术称为“厚涂”(Impasto),即使用浓稠、多油的颜色进行画面堆砌,它是油画颜料独有的着色方式。
2016-04-21 美意网透光浮雕灯是由灯罩,透光浮雕,高亮LED灯组成。透过光的浮雕有不一样的美。只需要几张照片就可以完成一个创意的浮雕灯。浮雕灯3D模型美意3D打印精选照片张数可自行选择并可附上少量祝福语,通过格式传输,以最好的效果呈现。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发布了3D打印机的打印玻璃绚丽图片,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方便实现家庭物品器皿大规模的个性定制化。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造了一种能在1000摄氏度下熔化玻璃的第一台玻璃3D打印机。
《3D打印世界》讯/色泽深浅层次分明的恐龙头骨、眼神深邃的爱因斯坦头像……利用FDM 3D打印特殊的纹理,加上巧妙的手绘上色,原本普通的3D打印浮雕作品就成了一件件散发着浓浓文艺气息的艺术品。日前,一组由残疾人士创作的3D打印手绘浮雕作品对外公布。
温都讯 “哇,我终于看到神奇的3D打印机了。”在温都少年新闻学院小领袖夏令营创客空间,来自瑞安市麦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伊朗籍工程师迈克,热情地向小营员们介绍3D打印机的历史和发展前景,并现场演示了一件3D打印浮雕作品。小营员们发出阵阵惊叹声。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郑州4月28日电(记者王圣志 桂娟 史林静)它是中国石窟中唯一等身高的帝后礼佛图浮雕,是中国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珍品。 《帝后礼佛图》原刻于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内,令人遗憾的是,20世纪30年代这组浮雕遭盗凿贩卖,流散海外。
12月10日,众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员工正在清扫用3D打印机打印好的方体浮雕作品。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12月10日,驱车自京昆高速曲阳南口下,驶上一条长约10公里的“雕刻大道”,道路两侧各家各户都摆着曲阳石雕作品。
初夏的济南,荷风袅袅,柳叶娉婷,而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一幅“画卷”徐徐展开,将齐鲁大地的手工艺之美于一针一线、一瓦一瓷间尽数传递:5月12日,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委宣传部、省商务厅联合主办的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开幕,以“璀璨工美、时尚手造”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