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丙午,初次下令年老退休的文武官员在上朝时列于本品现任官之上。上曰:“比见群臣屡上表贺祥瑞,夫家给人足而无瑞,不害为尧、舜;百姓愁怨而多瑞,不害为桀、纣。后魏之世,吏焚连理木,煮白雉而食之,岂足为至治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吐谷浑,亦称吐浑,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时,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度阴山、陇山至枹罕北。此后,扩展其势力,统治了今青海、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地区的氐、羌部落,建立国家,史称“吐谷浑国”,邻族称之为“阿柴”。
人们都知道古都西安、洛阳城外郊区多见古墓群,但吐谷浑墓葬却鲜为人知。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青海省考古所在吐谷浑的都城之一——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也发现了2000多座古墓。而且,据专家研究估计,这些古墓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
7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营城子汉墓群76号墓出土的锈蚀印章进行了工业CT断层无损检测,墓主人神秘的面纱被揭开。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被评为“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因其特殊的建筑形式,该墓被称为“九层妖楼”。其中出土的大量精美遗物,对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墓葬制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砸毁棺板、丢弃骸骨,雨水顺着盗洞泡毁珍贵壁画……盗墓团队的犯罪行为令人发指!7月21日,央视新闻披露了发生在青海的一起特大盗墓案:这一团伙共盗取文物646件,市场要价共1.8亿元。2018年,专案组辗转6省17市,将2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文物全部追回!
新华社西宁1月29日电(记者白玛央措)记者从青海省文物局了解到,考古专家在2018血渭一号墓墓室内清理出一枚刻有骆驼纹、古藏文的银质印章,通过藏学专家释读,结合敦煌吐蕃经卷等文献记载,初步推断2018血渭一号墓墓主为吐蕃统治时期的一位吐谷浑王族。
砸毁棺板、丢弃骸骨,雨水顺着盗洞泡毁珍贵壁画……盗墓团队的犯罪行为令人发指!7月21日,央视新闻披露了发生在青海的一起特大盗墓案:这一团伙共盗取文物646件,市场要价共1.8亿元。2018年,专案组辗转6省17市,将2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文物全部追回!
贞观十五年正月十五,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同为一家,开启了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甥舅之谊”的新篇章,“甥舅之谊”“甥舅之国”也由此进入史家视野。唐与吐蕃:“家庭”内部纠纷,大体不必较真。
1.难道解释成“敌方可汗大点兵”大肆进犯,而我方才“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不行吗?因为强敌环伺的国家,可能敌人一旦“大点兵”,我方自然而然一些家里男丁就上了军书(征兵)了,这样解释不合理吗?2.即使是北魏,后面又写“归来见天子”,这才是自认华夏的王朝对君主的称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