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农村,家里祖上几代都断文识字,尤其是我奶奶,那是大地主家的独生女,上过私塾聪颖贤惠。记得我中学时期,校门前一条小河,礼拜天河边就会有很多人钓鱼,我们镇政府为了方便我们这些孩子们洗脸洗衣服,特意在校门口小河边修了一条台阶一直到河底,夏天每到放了学,别人都去忙其它,我就坐到台
男耕女织暄和节候肇农功,自此勤劳处处同。早辨东田穜稑种,褰裳涉水浸筠笼。浸种土膏初动正春晴,野老支筇早课耕。辛苦田家惟穑事,陇边时听叱牛声。耕地每当旰食念民依,南亩三时愿不违。已见深耕还易耨,绿蓑青笠雨霏霏。耙耨东阡西陌水潺湲,扶耖泥涂未得闲。为念饔飧由力作,敢辞竭蹶向田间。
7月13日报道,广东广州,黄埔古村的一座老民宅,进门就是一个大院子,里面种了几棵大树。大门口有棵百年鸡蛋花树,院子里有芒果树、黄皮树、人参果树,树上都结满了果……南方夏日,因院子里有这几棵大树而显得清凉些。
又到七夕。小时候,这个时候的夜晚,村东的打麦场里,老人总是一遍遍地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孩子们总爱一遍遍地听着。村东打麦场,是全村最高的打麦场。在这里,能看到夜色中朦胧的山岭、田野、小河,能看到天上的亘亘银河,凉风习习,虫声唧唧,宁静如山,平淡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