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13日,总投资62.8亿元的引丹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可研报告顺利通过专家审查,至此,包括三道河灌区(总投资9.2亿元)、长山灌区(总投资22.3亿元)在内的市直三大灌区项目全部通过专家审查,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正式立项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8月22日从省水利厅获悉,襄阳市引丹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在汉召开,顺利通过专家审查。引丹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二期项目估算总投资243074.67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引丹总干渠、三干渠等20条干渠整治707.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杨少波 岳红亮“图片上的这个人是我!”“这根梁是我放上去的!”9月26日,在引丹渠工程竣工通水50周年之际,由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襄阳市档案馆共同主办的“引丹50年”大型成果展在襄城区文化馆开幕。
8月1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水利部联合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十四五”重大农业节水供水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投资规模,我省漳河等9处大型灌区纳入实施方案,规划改造面积645.8万亩,骨干工程规划投资43.48亿元。
极目新闻 庞正通讯员 游翔近日,水利部公布第二十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名单,湖北省的襄阳引丹渠水利风景区入选。截至目前,湖北省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已达29个。北有红旗渠,南有引丹渠。襄阳引丹渠水利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和襄州区境内,依托引丹灌区而建,属于灌区型水利风景区。
来源:经济日报冬春季节是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黄金期,多地水利工程正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为春耕备耕和防汛抗旱打下坚实基础。水利建设对促投资、惠民生、稳就业具有积极作用。2023年水利建设投资和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水利建设吸纳就业273.9万人。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余林 李闻)7月以来,持续高温叠加,旱情开始显现,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引丹灌区充分发挥重点水利枢纽作用,统筹流域内水资源,科学调度蓄水放水,全力开展抗旱保粮工作。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黄嘉欣、郭哲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引丹渠通水50年来,已经成为保障襄阳市粮食安全、供水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的关键性综合基础工程。多收少收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如今的引丹渠依旧在谱写自己的华彩乐章。
中新网武汉10月17日电 (记者 梁婷)当前,湖北主要灌溉期已结束,湖北省水利厅17日发布消息,今年该省灌区开灌数量、灌溉农田面积均为历史同期最多,为夏粮、秋粮颗粒归仓提供可靠灌溉用水保障。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534处大中型灌区全部实现灌溉,累计供水112.72亿立方米。
新闻发布会现场。 张倩龙 摄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22日电(杨文军)“我们将以‘五秩风华 丹心传声’为主题,举办文艺晚会、作品征集、拍摄微纪录片、大型成果展、制作宣传画册等五大活动,传承‘丹心向党、舍身为公、艰苦奋斗、求变求新’的丹渠精神,擦亮‘丹渠’品牌,向丹渠建设者致敬。
眼下,我省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建设、新基建等重点领域,正谋深谋实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重点加强投资调度,找准问题、精准施策,以“决战、冲刺”的劲头,千方百计推动项目落地,以求顺利实现全年“再续精彩”目标。
近日,省水利厅公布省级第三批标准化管理灌区名单,枣阳市大岗坡灌区获评省级标准化管理灌区。(枣阳大岗坡泵站)枣阳大岗坡灌区建于1970年,位于长江流域的中游北岸,属汉江流域的唐白河水系,是开发利用唐白河水资源的一项大型提蓄灌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