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农民。若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在劳作的间隙里,她会将平常的乡村风物吟诵成诗意的文字。裴爱民将珍藏在脑海中的人和事画出来 邸海霞 摄她就是“田鼠大婶”裴爱民,一位执着追求“文学梦”的农民诗人。
转折发生在两年前,《田鼠大婶的日记》正式出版。在此之前,“70后”田鼠大婶裴爱民,这个西北地地道道的农民会因为某些“怪异”行为,与同村其他妇女显得格格不入:她爱读书,爱写作,爱用文字记录村里村外发生在春夏秋冬不同的故事。
大象新闻记者 赵丹/文图那位在田埂上放声读诗、唱歌、唱戏的中年女人,终于实现了梦想。她叫韩仕梅,河南南阳薛岗村人,育有一子一女。今年9月,她的首部个人诗集《海浪将我拥起》出版上市。书名取自她的一篇诗句,“我已不再沉睡,海浪将我拥起。
央视网消息(记者 豆瑞华 弟辰晨):“我已不再沉睡,海浪将我涌起。我奋力走出雾霾,看到了清晨的暖阳。那里不再有黑暗,只有万道光茫。”河南南阳的韩仕梅,今年53岁,是农民,是母亲,也是诗人。韩仕梅曾受联合国妇女署邀请登上演讲舞台,还被网友称为“田埂诗人”。
这位下笔创作的山东大姐今年已经五十二岁,虽然从随性的韵律不难看出来,她似乎不是专业的诗人,但她的作品却又能押韵、传情。实际上,吕玉霞是山东临沂的一位普通果农,在成为网络新农人前,她的身份是女儿、妻子、母亲、工人和农民。现如今,她还成为在网络平台拥有40万粉丝的三农创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PART 01记录具体的生活村里老庄好写诗,诗兴来时,锄头一扔,在田间地头儿就能写上几段。在农村,老庄是个异类,满脑子云树花草,下个雨刮个风他都得转两句,然后找人吟诵。老庄痴迷诗歌,缘起于家里一本名为《诗经》的小册子,已经破得不能再破了。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越 见习记者 吴馥梅2月10日凌晨,央视2024年春晚落幕,受邀观众裴爱民度过了难忘的夜晚——“以前感觉春晚很遥远,现在像我这样的普通农民也能来现场。”裴爱民来自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个沙漠边缘的村庄,她是位种了30多年庄稼的农民。
2020年4月,韩仕梅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她在网络平台上写下了第一首“诗”:“是谁心里空荡荡,是谁心里好凄凉,是谁脸颊泪两行,是谁总把事来扛,是谁伤透了你心芳,是谁gu灯自欣赏,谁是我,我是谁,时光匆匆如流水,掠走姑娘的青春梦,花容月貌追不回。”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很多人印象中居身山间田野的农民生活。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网曾估算,2023年,我国有2.5亿拥有劳动能力的妇女在农村生活,她们承担着主要的农业生产和家庭照料工作。
这两天,“弹钢琴的建筑工人”易群林和喜欢写诗记录农田生活的“田鼠大婶”裴爱民又火了一把。收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等着你”的邀请函之后,这两位亲切如街坊邻居的普通人,在网友们的一路关注下来到北京,被不少网友称为“咱在春晚剧组的新人脉”。
大象新闻记者 冯冲/文 受访者供图河南南阳的“写诗农妇” 韩仕梅要出诗集了。8月11日,大象新闻记者从韩仕梅处了解到,她的诗集预计9月上市,书名就叫《海浪将我拥起》。“接到合同哭了半天。”韩仕梅表示能出诗集感慨万分。
记者 李静 张锡坤 在山东德州车庄村,60岁的阿兰一边种菜,一边写诗。阿兰是孤独的。她是村里的文化人,但村民不知道她写诗,她的诗也鲜有发表。阿兰是执著的。两亩地里的菜换了一茬又一茬,她的大学梦依然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