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士大夫就是读书人,而读书人往往都是手无缚鸡之力,只会“之乎者也”,对于舞刀弄剑这种事情一窍不通(或许有的会排兵布阵,但是却无一丝上阵杀敌的能力)。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最开始的读书人/士大夫不仅仅要读书,还要学习射箭、驾车等技艺。
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里,有无数身着儒服的文臣才子指点江山、兴国安邦,亦有身着铠甲的武将猛士披荆斩棘、开疆拓土。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纵观史书,在声威震天下的名将中,我们遴选出十大武将,聊作评价排行,以资世人瞻仰。
公元1162年,北宋已经被金朝灭亡三十多年,金国开始对我国北方进行统治,面对金人的血腥镇压,百姓民不聊生,他们组成了一个个起义军,对金朝不断抗击,然而就在关键时刻,起义军却出了大事,原来一个叫做赵国安的叛徒,为了得到金朝的荣华富贵,竟然杀了起义军领袖耿京,直接叛逃,当时一个23岁的年轻人知道后怒发冲冠,直接带领50个战士,一路杀到5万敌人的金军大营之中,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在赵国安还不知道咋回事的时候,把这个叛徒直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辛弃疾。
师者,传道解惑也。然而,有着这样一位人物,不仅手下小弟三千,自身武力值更是爆表!重新在互联网上火起来的他,关于他的段子更是层出不穷。后来更是以调侃的形式,将《论语》形容成了《抡语》,还将《论语》里面的仁义道理调侃成了道上的规矩。比如《论语·里仁》中的:朝闻道,夕可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