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八路军冀中军区22团的的战士们,在民兵和老百姓的配合下,愣是又坚持了整整五个小时!这时候的北庄,除了22团两个加强连接近300人以外,还有当地民兵和群众近百人,和新退入北庄的部队近百人,总兵力增加到了460人以上。
作者:吴小龙1942年6月8日夜间,八路军冀中二十二团两个连在执行反“扫荡”任务结束后,来到群众基础好、有地道和围墙依托的河北省深泽县宋庄,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抢筑了三道工事。9日早上,据侦察员报告,日军2500人向宋庄包围过来。指挥员立即指挥战士们严阵以待。
前面说到日军两千多兵力,围攻宋庄整整一天,组织了30多次进攻,甚至到了晚上九点,还组织了总攻。全军溃退后,精疲力竭的日军,点燃起了火堆,开始过夜,同时等待将于明早到来的新的援兵,另外一个个心里,都在想着接下来的作战,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抗日战争中,有一场著名的战役-宋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左叶团长带着两个连300多人,在宋庄与日军3000多人的兵力短兵相接。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后,半夜时分,我军战士有序撤退,经过在火堆旁睡觉的日本兵时,直接把鬼子杀死在睡梦中。
自抗日战争历史进程来到1942年这个关键节点,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颓势已经开始显露。交换比达到了惊人的1:16,由于损失过于巨大如马垒据点日军,百余人出征,仅有28人生还其中队长,精神完全崩溃,在写完遗书后便用手枪自尽,生还的28人当中应有的7人无法忍受战败带来的巨大压力,再向东方叩首后也集体上吊自杀。
在今临沂市郯城县港上镇驻地东北方向3华里,采莲湖西畔,有一个风光绮丽的村庄——徐圩子村。抗战时期,这里是郯城县抗日根据地的前哨。特殊的地理位置,动荡的战争时局,注定了徐圩子村的勇毅与担当。徐圩子村自古就有制造鞭炮的传统,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圩子村停止制造鞭炮,专为八路军制造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