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合作社自己种植的水果花生。为啥叫水果花生呢?首先它是甜的,其次它是少油的……”3月28日,青岛九龙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春花正在直播卖花生。李春花原本在一家农资公司做会计工作,机缘巧合下开始了种植之路。
11月22日上午,“胶州大白菜”品牌建设暨2023上合胶州大白菜节新闻发布会在胶州市胶莱街道办事处绿村生态园举行,现场发布了“胶州大白菜”品牌建设的整体情况。据了解,近年来,胶州市始终坚持以品牌建设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胶州大白菜”品牌效益。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毕天宇 青岛报道 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小雪,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进入小雪节气,虽然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但青岛的胶州大白菜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与大家相遇。
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胶州大白菜”有味道,有故事。目前胶州市大白菜协会认证基地近7000亩,实行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棵棵有身份”。胶莱街道作为胶州大白菜主产区,走出了一条有市场竞争力、能带动农民致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产业之路。
原标题:6.9万亩大白菜 年产值15亿小雪前后,是胶州大白菜收获的黄金时节。提起胶州大白菜,那可真是远近闻名。它既是中国名牌农产品,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史已有一千多年,被称为“胶白”“胶菜”。今年胶州大白菜收成如何?种植大户们如何将这一道美味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今年白菜喜获丰收,销量喜人,合作社已经预订600多亩白菜。”11月22日上午,在位于胶州市胶莱街道的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张居克介绍,“基地共种植白菜900亩,今年在大白菜抱团时下了两场及时雨,同期长得比往年的白菜大了些。
一千年来誉满天下胶州大白菜,俗称“胶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青岛胶州市特产,已有超过一千年的种植历史,早在唐代就已享有盛誉,后传入日本、朝鲜后,被尊为“唐菜”。图源网络据清代史料记载,胶州大白菜“隆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其品为蔬菜第一,叶卷如纯束,故谓之卷心白”。
胶州大白菜俗称“胶白”“胶菜”,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远在唐代即享有盛誉,后传入日本、朝鲜,被尊为“唐菜” 。胶州大白菜生产区域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得胶州大白菜品质独特,每年白菜上市后,都备受青睐。
今年的胶州大白菜长势很好,价格也不高,市民可以大饱口福。很少有一种蔬菜能像胶州大白菜那样,用现代的机械精播技术,每亩仅10克的细小种子,经过100天的疯狂生长,就变身为过万公斤清清白白的鲜蔬,胶州这片肥沃的土地会上演多么神奇的魔法!
大众新闻客户端 张瑞雪今冬以来,种白菜的菜农感受到了浓重寒意。白菜跌出近年最低价,部分无奈“放坡”,“菜贱伤农”又引发关注。然而,在惨淡的行情中,胶州大白菜却一枝独秀,部分礼盒装的精品白菜能卖出了约10元/斤的高价,成为北京等地大型商超的“座上宾”,颇受青睐。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小雪”将至,胶州大白菜进入收获的黄金时节。11月17日,青岛胶州九龙山采摘研学基地热闹非凡,首届“胶州大白菜尝鲜节”在此启幕,并举行了“娶白菜”传统仪式。 现场举行“娶白菜”仪式。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白菜是平价蔬菜的代表,常与“白菜价”这一形容低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然而,胶州大白菜近两年却以48元一棵的价格打破常规。论棵售卖,这背后是其品质超群?还是种植过程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奥秘?亦或是品牌建设与市场策略的独到之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胶州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