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博主DynamicWangs(下文简称“DW”)公开发文,称自己遭到360公司方面起诉名誉权侵权,索赔10万元。2024年6月,该博主曾提出,360AI新品发布会中演示“局部重绘”功能时所使用的图片涉嫌“盗图”,盗用了自己使用AI模型生成的图片。
AI大模型时代,随着AI生成内容作品的数量不断增多,这其中存在的版权问题显得愈发引人注目,用人类的作品“喂给”AI进行训练之后生成的作品,算“借鉴”还是算“抄袭”?如果AI训练必须执行严格的版权规定,那么AI大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学习过一万个人的作品,是否要经过这1万人一一授权?
漫画/高岳本报记者 王春本报通讯员 滕腾ChatGPT、DeepSeek……近年来,多个AI平台陆续问世,在网络上掀起一阵AI风暴。AI平台的日渐完善离不开大量语料、图片的“喂养”,由人工智能模型及其生成内容引发的法律问题成了必须面对的“成长的烦恼”。
你听过人工智能歌手吗?AI狂潮正在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继绘画、文案之后,音乐领域也遭遇了“AI入侵”。最近,“AI孙燕姿”就在全网走红,独特的音色与唱腔,搭配上与歌手本人风格或相似或迥异的歌曲,成为互联网新宠。
来源:环球时报 编者的话: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训练、进化都离不开数据。外媒近日报道称,科技公司利用语音识别工具转录视频网站上的视频,形成对话文本数据来训练AI,也有公司用社交媒体上具有版权争议和隐私权争议的数据来训练AI——这些“捷径”是否合法?
AI生成的图片,算是谁的版权?据报道,日前,苏州常熟法院审结江苏首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纠纷案,认定原告对提示词的修改以及通过图片处理软件对图片细节设计的修改,体现了其独特的选择和安排,生成的平面图有独创性,属于《著作权法》保护作品。
在当前这个AI遍地走、门槛近乎无的时代,如果你还没有试过用AI生成图片或视频(以下统称AI生图),那确实有点不够“潮”了。与其他新技术一样,AI生图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争议,一路鲜花与荆棘相伴。支持者视它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反对者视它为洪水猛兽。
红星资本局1月9日消息,近日,视频平台爱奇艺与“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稀宇科技(MiniMax)之间的一起著作权纠纷,引发市场关注。有消息称,爱奇艺起诉稀宇科技旗下海螺AI,称其未经授权使用了爱奇艺享有版权的素材进行模型训练。这是国内首起“视频平台针对AI视频大模型侵权”的诉讼。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洁文输入几个关键词,再选择风格与视角,AI就能自动生成美轮美奂的画作——近年来,随着AI绘画走红,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AI绘画大模型。要训练这样的大模型,需要收集大量的图像数据作为训练材料,供机器深度学习。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邹宸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一直是科技发展前沿的热门话题,ChatGPT、DeepSeek的横空出世点燃全球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讨论热潮。当您为AI生成的爆款图片点赞时,当您转发AI生成的二创内容时,是否想过AI生成内容可能触及法律红线?
□薛诗琪(中南民族大学)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已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最近热播的悬疑剧《猎罪图鉴2》中,上演了一场人类画师沈翊与AI达芬奇的“巅峰对决”,这不仅是一场智慧与技术的较量,更是对人类情感与创造力的一次深刻探讨。
随着网络文学大模型推出、AI创作的小说问世,AI生成内容引发的争议进入文学创作领域。有人认为AI辅助创作为网络文学作者提供灵感,也有人担心AI会抢了作者“饭碗”。AI生成的内容是否有著作权?AI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未来走向何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创作者、平台方和有关专家。
目前,市场上有大量人工智能软件和平台,生成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内容,并通过互联网渠道分发,用户有时难以分辨内容是由自然人创作完成的还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谁拥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这一问题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创作者权益以及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
在AI大模型技术日臻成熟之后,技术公司将版权属于其他公司的内容作为“语料”,“投喂”给AI模型,使其经过大量训练和自我学习之后变得更加“聪明”,已是寻常做法。所谓“语料”,是包括但不限于图片、视频、音乐和文章等所有类型的互联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