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王一理中国古建筑为什么能抗震?古建筑真的可以不用钉子吗?最近,一位在社交平台上的“木痴”老伯向大家进行了开课解答......工程技术出身的王震华,自学榫卯50年,早已手握多项专利技术。他在短视频中将全榫卯结构微缩作品一一拆解,向网友娓娓道来中国古建筑背后的东方智慧。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佛光寺 正殿东大殿河姆渡干阑式建筑木构榫卯类型近年来,古代建筑变得很火,不仅建筑行业关注,普通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古建的技术和工艺,我想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榫卯了。所谓榫卯,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用这种工艺做成构件,就是榫卯工艺。
66岁的上海爷叔王震华火了。痴迷中国古建筑半辈子的他有个梦想:用全榫卯结构再现我国古建筑模型,不用一颗钉子,一滴胶水,展现古人的智慧。52岁那年,他把自己关进工作室,花费近两万小时苦心钻研,前后推倒、烧毁三个版本后,终于用7108个零件,10万道工序,完美复刻了天坛祈年殿。
活动海报图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今年9月,首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编程实践活动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少年创新发展论坛上正式启动。经过3个月角逐,大赛终评今天通过专家集中评议、选手在线参与的方式,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
刘文辉将微缩版的应县木塔带到了第四届长三角文博会的现场,檐下的铃铛声声入耳,从斗拱到梁柱,彰显着千年中华建筑的魅力。展台上还陈列了许多国内知名建筑的微缩版榫卯积木,这是不少观展者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国乐高”。
超酷炫超有趣MUSEUMWORLDSKILLS当“黑科技”遇上文创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位于杨浦滨江的世界技能博物馆文创产品“上新”啦榫卯玩具、定制香薰、DIY纪念币等20余款独家文创产品震撼来袭赛博朋克、机械工业、复古国潮每一款单品都科技感十足!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超酷炫!
52岁那年,上海爷叔王震华把自己关进了青浦区白鹤镇胜新村的一间民宅,开始研究微缩营造技艺。痴迷中国古建筑半辈子的他有个梦想:做一件全榫卯结构的古建筑模型,不用一颗钉子、一滴胶水,展现古人的智慧。此后,王震华投入漫长而孤独的五年,近两万小时苦心钻研。
极目新闻 刘玉琴通讯员 程晓琼日前,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总决赛在上海落幕,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余曹晶团队的《卯定一榫》项目获得金奖,该项目的创意是用榫卯结构制作积木玩具,与今年世界技能大赛上夺冠的榫卯结构的面包烘焙项目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