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5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北临渤海,南靠黄海,山东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第一。沿着3000多公里海岸线,589个岛屿组成一道特殊的战略和生态防线,每一个都是蓝色乐章上珍贵而生动的音符。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南隍城乡海参产业,叫响南隍城海参区域品牌,促进全岛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23日下午5点,2024年长岛综试区南隍城乡首届海参文化节在南隍城村南村广场开幕。长岛综试区南隍城乡首届海参文化节在南隍城村南村广场开幕 。
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22日讯(通讯员 闫忠彬)近日,随着强冷空气到来,长岛南隍城乡迎来了多日的大风和强降雪,漫天飞雪让南隍城岛银装素裹,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与此同时,道路出现积雪、结冰现象,给辖区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鱼跃,摆尾,溅起水花一地——“给俺拿这条,最壮实!”山东烟台九田市场,海鲜摊位铺开百米长街,市民拎着水桶逛起“海洋大集”。“这批鱼,刚从长岛的海洋牧场‘游’过来,俩小时前才下活鱼运输船。”摊贩乐呵道,“过去‘捕’鱼,现在‘养’鱼。有了海洋牧场,海鲜的品质、产量一年赛一年。
南隍城岛渔民在近岸海域养殖小鱼,等鱼长到合适规格,再由企业放到深海网箱内养殖。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文、图 | 孙丰深前言:看到盛范修政委转发马素平同志近日写车由岛的文章《我是你的眼》和图片,倍感亲切。我也是长岛老兵,1965年我们工兵连奉命到车由岛建营房和码头。距今已近六十年了。我知道的当时工兵连的二十多名淄博籍战友已有一半人离世。我了解的车由岛也有另一个名字叫牵牛岛。
随着网从海中缓缓升起,一条条三文鱼奋力跳跃,水花飞溅……手指轻按仪表盘上按键,吸鱼泵启动作业。在强大的吸力下,一条条三文鱼,从深海养殖网箱“抽”进了活鱼运输船。当日下午,这些鱼便可进入消费市场。6月14日,经海渔业首次大规模起鱼。目前,已有1200吨烟台产三文鱼“游”上百姓餐桌。
编者按: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2023年12月,山东省政府批复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这是全国首个主体范围在海洋、主导产业在海洋的海上经济开发区。既然是“首个”,就意味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意味着要为国家创造新经验、蹚出新路子、作出新示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黄寿赓当京鲁船业制造的船舶航行于深蓝之间,或许能在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南隍城岛附近,与经海渔业投放的深远海智能网箱“擦肩”,网箱里的黑鲪、花鲈、虹鳟以及皱纹盘鲍等海产品,在经历模拟野生的环境长成后,则会被端上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千里传新声,海上展画屏!2024年综合广播推出的大型系列融媒报道《山东海岛故事》,创新性把传统主题报道的思想性、新媒体呈现的技术性、科普讲解的科学性和文学创作的艺术性进行巧妙融合,以全新的讲述视角、表现手法、技术手段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新时代海岛地图。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原标题:山东烟台长岛打造绿色低碳经济,迈向“国际零碳岛”(引题)“泥饭碗”换成了“金饭碗”(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山东烟台长岛,落过雪的空气里有股清冷的气息,一家古色古香的精致民宿小院里,傅艳丽正与丈夫将当天收来的海鲜发往全国各地。
新华网济南8月2日电 一座座海洋牧场平台配备高端智能化设备,绿色生态渔港促进渔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一二三产融合实现海洋经济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山东长岛通过数智化引领、绿色化护航、产业化驱动,全力打造“蓝色粮仓”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