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里,几位阿姨一起围着在一处海鲜档口处讨论!“现在的虾真是大个儿,还这么便宜!不买上几斤感觉都亏了!”李阿姨高兴地说。王阿姨却连连摇头:“可别太高兴,我听说这些大都是养殖虾,吃了不少激素和抗生素呢,吃了对身体不好。”“真的吗?”李阿姨惊讶地问。
这虾,我们还能安心享用吗?其实说到虾,市面上我们见到的,大多都是养殖的,市场占比超过80%。2023年我国农业部曾统计,当年水产品总产量7100万吨,而养殖类占到5812万吨,类别涵盖鱼虾蟹、贝壳、藻等各种水产品,占比达到82%。
说起海鲜,我们通常想到大海的馈赠,是沿海地区的特产。近年来,“海鲜陆养”作为一种新的养殖模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即便是深居内陆、离海最远的新疆,最近也因出产品质优良的三文鱼、南美白对虾等海鲜而火爆“出圈”。
你见过基围虾,牛蛙是如何养殖的吗,今天咱们来认识下,高密度培育的水产品到底能不能吃?正常过水有这种现象算正常,但像阿姨这种溢出程度算少见,看着实在没食欲,所以怀疑是不是药真的打多了,为了身体着想 面对这份虾只能让它葬身垃圾桶了!
流“养殖虾无法将有害物质代谢出去,所以不能吃”网上经常有人说,千万别吃养殖虾。为了不生病,养殖虾常常要用大量的抗生素、激素等等。而虾没有肝脏,这些药物根本无法排出,只能留在体内自身吸收掉,也就是留在虾肉里面。言流言分析其实,正规养殖的虾体内兽药通常含量都很低,是可以保证安全的。
养殖活虾“遇冷”,为啥吃的人少了,有4个原因,太现实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人工养殖大虾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然而今年的养殖大虾,却没有以往那么受欢迎,即便价格一斤不到30元,吃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有海鲜商贩给出了4个原因,太现实了!
1. 抗生素和激素使用:在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幼虾阶段,为了提高明虾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小部分不良养殖户会偷偷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尽管抗生素在体内的代谢速度较慢,有可能导致人体对其产生抗性,长期食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2.
关于养殖虾类的各种传闻满天飞,什么“激素催熟”、“抗生素饲养”的消息,一时间让很多人不敢吃虾了,甚至不少人干脆对虾敬而远之。罗氏虾和基围虾这两个价格不菲的品种,更是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但其实大家不知道,这种虾才是“问题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