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4日电(刘关关 胡默达)4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演员甄子丹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诸如DeepSeek的新兴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电影行业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冲击。他认为,有冲击才有进步。
近日举办的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德国导演汤姆·蒂克韦尔的新作《光》作为揭幕影片亮相。一个叫“无瑕”的美国外语配音公司与蒂克韦尔合作,通过人工智能(AI)调整电影中演员的口型,制作了“口型与台词精准匹配”的英语版本,为电影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5月23日至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在今年的分论坛上,一个词语被高频率地提起,那就是AI——人工智能。AI的到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想象,也对各行各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化领域也不例外,尤其是电影业。
3月4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开幕前,全国政协委员甄子丹抵达会场外,吸引了众多记者的目光。甄子丹作为一名演员,甄子丹表示,干好本职,把电影拍好最为重要。“不仅是把自己所追求的艺术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最重要的是打动观众的心。
4月21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系列活动在北京郎园Station正式拉开帷幕。首场产业论坛围绕“电影产业变局下的立与破”这一主题,由黄建新、王长田、陈冲、龚宇等知名电影人结合当下全球电影产业所共同面临的全新格局,研讨风起云涌下的业态更迭与行业创新。
6月14日,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如约而至,在“IP+AI”海上论坛上,博纳影业(001330)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冬、光线传媒(300251.SZ)董事长王长田就人工智能给电影行业带来的影响,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于冬认为,AI在为电影行业带来技术革新。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豪悦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上影节”)仍在继续(6月14日至6月23日)。据了解,科技对电影行业的影响,已成为本届电影节的重要话题之一。今年2月份,OpenAI的文生视频产品Sora的横空出世,曾让影视制作行业感到“颤栗”。
中新网深圳5月24日电 (记者 蔡敏婕)近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焦点和技术热点。以Sora为代表的视频生成技术把智能化生产范围从文字扩大到了视频,根据一段文本指令,人工智能就创建出对应的场景、角色,甚至可以将视频中的内容向过去或未来推演。
人工智能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高频词。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也就爆火的人工智能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真人扮演的角色和AI设计出来的角色一定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有生命、感情和温度的。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靠声音谋生的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日,超过200位知名音乐人联合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表达了他们对AI技术带来的深度伪造、声音克隆等问题的担忧,呼吁不要使用AI取代人类艺术家。
《传说》使用AI换脸技术还原了27岁的成龙,在电影中出演量达到了80%。 1.AI减龄后的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脸部也有点僵硬。 2.导演郭帆曾表示《流浪地球3》的编剧过程会运用到AI技术。 3.导演陆川借助AI技术完成了《西野》纪录片的部分后期制作。
作 者丨贺泓源编 辑丨包芳鸣图 源丨图虫“当蒸汽机车出现在伦敦街头时,遭到了坐马车贵族的嘲笑,然而今天马车只是一种旅游项目。”4月21日,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相关论坛上知名导演黄建新这样形容AI对电影行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