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参谋的角色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背后的螺丝钉,虽不起眼,却不可或缺,老话常说:“参谋不带长,放个屁都不响”,虽是戏言,却也道出了参谋岗位的微妙之处,虽然官职不高,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小觑,尤其是司令部的作训股,更是重中之重,堪称全团第一大股,从作训股走出来的,日后多半是营长、连长的有力竞争者,因此,能到作训股担任参谋,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而我,误打误撞,竟也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
同年入伍的两位战友,还是同乡,在部队一起成长进步,本应该成为一对好朋友、好兄弟,却因为一次岗位的竞争,结果让两人形同陌路。后来,两个人不同的结局,也让我们看清了一个事实:不论在任何时候,工作中能力永远是第一位。也应了那句话: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股长这个官,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来判断,不属于公务员的领导职务,我国最低的职务是乡科级副职,但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职务,在很多局,特别是实权部门的局,股长都是实权派,是实实在在掌握实权的人,比如财政部门资金计划股,就掌握全县财政收支具体划拨的实权,虽然上面有分管副局长、局长,但是这个资金该不该用,怎么用,怎么划拨,都是股长最先说了算,副局长、局长只是负责审核签字。
【和路军投稿,伊河生活整理,个别细节有虚构。看5秒广告不收费,之后正常阅读】1971年入伍,我在连队提干、当连长13年,又到机关当5年股长,1989年转业到机械厂当副科长,不料命运从此改变。时光不居,岁月如流。
云南昆明市人,1961年7月入伍,196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对越作战前他是保山军分区参谋。1978年12月12日,保山军分区参谋长孙粹屏代表老红军司令员蒲春阳找支参谋谈话,党组织决定调他到蒙自军分区参加组建边防第13团。
21日上午我与部队调往广西边防的其他同志一起坐上解放牌汽车出发,12点多钟到了武德,在武德小学安了新家,与军直、124师、125师等其他参战部队调来的战友汇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当天报到的有副团长李广茂,副政委江剑松、粱旭钧、金书浩,参谋长潘文书,主任李冠利,处长邱亚恭,副参谋长全裕礼,副主任张树先,副处长黄佛连等同志。
1970年初,我们陆军第四师步兵十二团,奉命一年内完成独库公路库车至巴音布鲁克段的初通任务。为了抢工期,团长张长俊不顾春节将至,率领司令部作训股长汤仕英、后勤部供需股长张育才、作训参谋邓新会、特务连战士李积善等,骑马从库车出发,对沿线进行实地勘察,制定施工方案,确保按时进点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