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古琴,一曲《流水》,传递出了有容乃大、平静至善的价值理念,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有力举措,同时印证了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6日讯 8月13日至27日,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在济宁曲阜尼山圣境举办。8月14日至26日,“五道雅集”亮相尼山圣境大学堂,以书、花、琴、香、茶“五道”为核心,邀请各行专家教师为游客现场授课。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在最初的时候只有五弦,它们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到了周期时又增加了两根,又称七弦琴,这两根弦分别代表:文与武。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灵云泠泠七弦音,雅韵传千年。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迄今为止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琴音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被誉为“太古之音”。在古代的文人儒士心中,琴是君子养德与修身的重要乐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题:弦声续流水,山外遇知音中新社记 徐婧寥寥琴音从舞台中央延开,入耳蕴含无数种音色变化。随着演奏家从容拨弦,古琴声浑厚悠长,跃动延宕,仿佛溪水打浪翻滚,将现场听众引入此方意境。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8月8日,松风听音六十四卦古琴展在人文松江活动中心地铁上盖走廊展厅展出,当天,“琴话漫谈”讲座在云间书房举行。展览将持续至8月21日。二楼走廊展厅里,45张形式各异的古琴及19张古琴拓片散发出浓浓的古韵,这些古琴有什么故事?六十四卦寓意何在?
“我敢十分肯定地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通晓和声学的民族,他们最广泛地吸取了这门科学的精华。”《中国古今音乐考》是第一本向欧洲系统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著作,在书中,钱德明对古琴给予高度评价,称:“古希腊的七弦琴,毕达哥拉斯的竖琴,及其对于以自然音阶为基础的四弦琴的革新,还有毕氏本人恢宏壮观的音乐体系的奠立……都无一例外地被中国人最早尝试过。”
由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SMG NEWS)联合发起,2023“爱上海的理由”青少年英语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以“我最爱的中华宝贝”为题,诚邀全球新生代用向上的风貌、良好的英语表达和创意的镜头语言展现青少年眼中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