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廉洁伊通消息: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原主任周嘉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潇湘晨报综合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
【代表委员议国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探索形成市场运作、统筹整合、农民主体等建设模式,有力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还面临一些现实制约。
“农业靠绿色的叶片制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能量,很多人不理解农业本身就是绿色的,为什么还需要绿色发展。”9月19日,在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活动生物育种现场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道出了不少圈外人的疑惑。
2月11日,位于卧龙区英庄镇的豫资青果一二三产融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地上一片火热,各项施工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施工现场,塔吊转动,大型运输车机器轰鸣,搭建模板、捆扎钢材、运输建材……150多名工人干劲十足,处处都是大干快上、争分夺秒的繁忙景象。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有一个新提法,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同样属于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值得关注、跟进。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题: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中央一号文件释放重农强农强烈信号新华社记者古一平、胡璐、王靖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23日发布,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向全党全社会释放重农强农的强烈
良种良机齐发力助推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小小芝麻成为富民大产业;传统村庄焕发新活力……连月来,新华社记者兵分多路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深入湖南、浙江、河南等地采访,走进田间地头、科研院所、企业工厂……记录美丽乡村的新变化,感受广袤田野孕育的希望与生机。
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峰会结束后,习近平主席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种下六棵石榴树。源自西域、在长安扎根的石榴树,是中国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农业交往源远流长的生动写照。
“Y2K”文化在这两年的流行似乎能够说明大众文化的普遍规律:潮流是一个又一个轮回,在九十年代以复古身姿降临的流行文化现象,和当下重返亚文化话题中心的“千禧情结”,都是对主流叙事去价值化以后怀旧性、消费性的补充,只不过九十年代的神话是市场经济和个人富裕,现在的年轻一代则在互联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