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期是印度考古学发展的起点,时间跨度大约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600年,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址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印度古代文明的重要线索,它们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印度古代社会、城市规划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众所周知,现代印度,是雅利安人入侵后,建立起来的种姓制度和印度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是雅利安人创造的印度文明。但随着哈拉帕遗址的发掘,将印度文明往前推了几千年。
印度河流域的农业依赖于灌溉系统,以利用河水和地下水来灌溉农田,在哈拉帕文化时期,人们开始建造灌溉设施,包括运河、水渠和水坝,以实现农田的灌溉,这些灌溉系统有助于提供稳定的水源,增加农田的产量,支撑了农业的发展。
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政府1月29日宣布设立100万美元奖金,征求全球能破解印度河文字的学者。根据英国广播公司最新专题报道,该文字系统自1920年代在印度河流域考古遗址出土后,至今已发现约4000件刻有符号的陶器、石制印章等文物。
文|新世记编辑|新世记前言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一种文化和政治实体,在公元 10 世纪至 20 世纪之间在印度次大陆的北部地区蓬勃发展。公元前 600 年。它的现代名称源于它位于印度河河谷的位置,但它通常也被称为印度河-萨拉斯瓦蒂 文明和哈拉潘文明。
通常意义上认为,古印度的文明时代是从公元前1000年后期的吠陀时代开始的。然而新的考古材料证明,整个史前时期直到文明出现的前夕,在古印度都是有人居住的。19世纪2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新的远古文明——哈拉帕文明,这个文明曾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后来突然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