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观看了这部新春贺岁片,并且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朋友们看完这部电影后,也是感慨颇多,对岳飞这个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实,我们都学习过关于岳飞的故事,对岳飞的认识,也就是停留在民族英雄上,而这部影片用独到的视角诠释了不一样的岳飞形象,每一位都岳飞的认识是不同的,毛主席也曾经对岳飞做出了评价,从毛主席书写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就能够看得出来,不知道你们注意过没有,毛主席也曾经手书过岳飞的《满江红》,在格调上与众不同,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吧。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毛主席的《满江红》版本很多,但是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其中草书版的最为惊艳,不仅笔走龙蛇,而且还呈现出一种铁画银钩的境界,笔法变化多端,控笔的效果更佳,行笔却非常稳健,给人一种很是安稳的感觉,不仅如此,我们也发现,这幅作品,无论是从书法的角度是考虑,还是从文学的角度去考虑,都是一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佳品,在用墨上也是超凡脱俗的,浓淡对比很是强烈,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字形上的跌宕起伏,也是随着情绪在变化。
【报海钩沉】毛主席手书《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7年1月5日《芜湖日报》头版@东方红里83号首发:毛主席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1962年12月9日,主席乘专列离京南下,沿途与各省市领导人谈话和召开会议,16日到上海,22日在批给柯庆施的一份文件后面默写了一首清朝诗人严遂成的诗《三垂冈》,26日写了一首诗《七律.冬云》,1963年1月2日,从上海到杭州,住汪庄,看到1月1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的郭沫若写的《满江红》,乘兴和了一首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主席诗词隶书字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来源于古旧书店,纸张微微泛黄,但内页成色较好,版于1968年8月,由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发行,东方红书画社出版,是一本60年代的老帖,非常值得学习临摹、观赏之用。
自幼酷爱书法,学渊深深,家传厚重,取法乎上,起点不凡,落笔不俗。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妇女报、解放军报、神州杂志、作家报、地铁文化窗、中外名流书画家报、中国文化进万家报、老战士杂志、军队内部报刊、环球华商报、国家官方网站等900多家次报刊媒体刊载布展书法作品400多幅,为相关单位部门和报刊题字40多幅。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在上一篇文章之中,远方诗书阁主人给大家分享了毛主席笔下的岳飞名篇《满江红·写怀》书法作品,就说到,毛主席在取他人诗词而进行书法创作的作品是比较少,本文再给各位书友分享一下毛主席手书的一篇名作书法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再来看看毛主席的这幅书法作品如何,与其笔下的《满江红·写怀》又有何区别,与其书法名作《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又有何不同,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