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资券商2023年年报的陆续出炉,去年经营情况悉数浮出水面。整体来看,14家外资参股控股券商中,盈利者不足一半,两极分化现象较为突出。具体而言,有的已在国内深耕已久,业绩亮眼;有的则刚刚展业,各项业务仍在起步阶段。不过,也有进入国内市场已久的老牌外资券商业绩黯然。
证监会2020年3月13日下发通知,4月1日起,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正式取消。提前8个月放开券商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既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迎来全新的里程碑,也意味着证券行业迎来全新的竞争格局。
财联社12月16日讯(记者 陈俊兰)经过一年多时间等待,券商公募代销牌照获批迎新进展。近期,北京证监局官网发布批复,核准高盛中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根据中基协数据统计,截至12月16日,共有98家证券公司具备公募基金销售资格。
对此,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资本市场加速开放背景下,外资进入将促使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外资机构在业务、技术、管理、人才培育、风险控制等多方面发展更为成熟,相较于国内券商具备明显优势。”
【编者按】 京东首次承认将申请银行、保险牌照。不止于此,刘强东透露未来京东将会进入证券、征信、保险以及银行业。紧接着,唯品会也传来了参与设立保险公司的消息。一大批传统的零售、地产等企业涉足新金融行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了牌照齐全的金控集团。
今日,A股、H股携手冲高,上证指数刷新年内新高,恒生指数刷新三年新高。科技板块个股呈现爆发式上涨,带动两个市场科创类指数大幅领跑,A股创业板指收涨2.51%,科创50指数收涨5.97%;截至发稿,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接近6%。
周五,A股三大指数集体冲高回落,涨跌不一。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34%,报3582.60点;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最近A股市场持续走低,个股普跌,但是,外资的动作却猛买,北向资金连续2个交易日涌入超百亿元,为年内首次。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牛钰 5月中旬,阴雨绵绵的香港,难得有一两天放晴。齐夏走出位于中环的办公楼。这种少云且不那么炎热的好天气,可以让他缓解工作的疲累。香港中环,是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大大小小的外资投行和中资券商聚集于此。
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上,汽车展区备受关注,外资车企展示了诸多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新品以及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技术,但观展人士普遍感到,相较于中国品牌,大多数外资车企少了些电动、智能“黑科技”,在新技术、新玩法层出不穷的中国市场显得很“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