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区的痘院士专业祛痘·皮肤管理门店,记者体验“先享后付”服务时遭遇了一系列不合理的消费诱导行为。店经理夸大皮肤问题,诱导过度消费,并在签约过程中试图控制记者的手机进行操作。经理代替记者在《服务确认书》上操作,并全程录像和要求按手印。
号称解决了预付费消费此前存在的种种痛点,一种名为“先享后付”的消费新模式快速走红:消费者在进行预付费消费时不再需要预付一大笔资金,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支付平台进行签约,随后按照消费次数,或者按照一定的周期,由支付平台向消费者发起扣款后再支付给商家。
近日,“先享后付”消费模式在预付费行业悄然兴起,但一些消费者却吐槽称,“先享后付”听着好听,实际上却是套路满满。有相关公司工作人员也很直白地表示,这种“先享后付”的消费金融模式,可以逃避国家对预付行业的监管。
近日,一种“先享后付”的消费模式在线上线下悄然兴起,同时也引发激烈争议。“先享后付”,顾名思义就是让消费者先享受,后付钱,类似的说法还有“先用后付”“先学后付”等。但是,这种看上去“很美”的消费模式,却被很多消费者吐槽“套路满满”。
近年来,“先享后付”的消费模式在预付费行业悄然兴起。然而,总台《财经调查》栏目近期不断接到消费者反映,他们遭遇的“先享后付”并非像商家宣传得那么完美。一旦签约,难以终止,如遇消费纠纷,解约时还要向商家支付违约金……“先享后付”缘何乱象丛生?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子轶、通讯员禹静)“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3月12日,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要理性看待预售、谨慎开通“先用后付”,注意网络消费安全。今年3·15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九大行业协会代表作出放心消费承诺。
“自动扣款20笔,一分钟刷完1000元,没注意到默认开通(免密支付)被骗子钻了空子。”近日,有网友向红星资本局讲述,因为自己开通了“免密支付”,误点外链结果被骗。红星资本局检索发现,因开启“小额免密”遭受的损失让不少人饱受困扰。
近日,一则#央视曝光先享后付套路多#的消息登顶热搜。事件的起因是总台记者在一线下皮肤管理门店体验“先享后付”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套路。先是被夸大皮肤问题、诱导过度消费。紧接着在不完全了解合约内容的情况下,被强制签约。几天后,记者提出解约的请求,却被商家拒绝。
【来源:北京晚报】“先享后付”听着好听,实际上满是套路。据央视财经报道,江苏南京、天津、浙江杭州三地多家祛痘门店,都会向消费者推出“先享后付”的支付方案。有的店员会不断推荐每月还款更低、但总还款额更高的付费方案;有的会直接代替消费者操作手机并签署服务确认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益受到关注。2月6日下午,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在去年消费者投诉热点中,明确指出“车辆统筹保险”投诉激增、“先享后付”隐患多、金融消费乱象不止等保险、金融领域的重点问题。
“超划算”权益包竟为变相高利贷。日常生活中,商家要促销某生活类实物商品,消费者可能会看到,正价商品旁边或捆着10根面粉肠、或是3个略有锈迹的开瓶器、或是1个玻璃杯等廉价物品捆绑销售。与此相似的是,此类现象也存在于信贷行业中,且这类廉价商品还拥有提高整体单价的作用。
2月6日,记者从中消协官网获悉,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761886件,比上年增长32.62%,解决1211284件,投诉解决率68.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亿元。2024年,消费者投诉热点涉及多行业、多场景。其中,商家涨价“套取”国补等问题被点名。
来源:中消协网站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761886件,比上年增长32.62%,解决1211284件,投诉解决率68.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