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节目“AI河北 清明遇见他”,用科技和先贤对话,讲历史,看变化,感受不一样的河北。今天,主持人常笑带您对话隋朝工匠李春,听李春讲讲他和赵州桥的故事。内容来自《小吴在报道》李春建造的赵州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
在北京市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 1月10日,“十年磨一剑——大国匠心人物影像展”正式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展。本次展览以新京报持续5年的“大国匠心”系列报道为蓝本,将63组匠心人物的事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集中展现,对工匠精神进行生动诠释。
赵州桥是一座设计构思和谐而完美的桥,将南方桥梁的优美和北方桥梁的粗犷并蓄于一身,从外形到内涵都堪称完美,整个桥身充满了艺术灵感,实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是建筑史上的成功典范。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有诗赞曰:“驾石飞梁尽一红,藏龙惊蛰背磨空。
作为一座桥,赵州桥在中国和世界上有着超乎寻常的知名度,被誉为“天下第一桥”“桥梁鼻祖”。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敞肩式石拱桥。这是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桥,跨度1400余年的岁月流转,一路承载着古老赵州的文化精髓走到今天。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张彪 杜晓飞)“在制作赵州桥模型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工匠精神折服。”日前,在赵州桥研学后,河北省赵县职工子弟学校学生刘艺优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