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梗”?心梗是如何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死亡原因是什么?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的临床类型,它是由于突发的、长时间的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性死亡所造成的。当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了破裂或者糜烂、溃疡时,往往会引起局部血小板的激活,从而诱发血栓形成。
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大量吸烟、寒冷刺激、便秘等都有可能诱发心肌梗死。长时间大量的体力活动或劳动,例如负重、过度锻炼、持续的精神紧张、熬夜缺乏休息等很容易诱发心肌梗死。情绪激动则可以使血压迅速升高、心率加快,诱发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堵塞冠状动脉。
急性心梗属于冠心病的一种,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的特点,伴有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升高及心电图的动态改变。那么急性心梗的常见诱因有哪些呢?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个热搜,由于寒流来袭,台湾当天有78人猝死,为什么气温骤降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今天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内科曾焕医生和您说说心血管疾病为什么会与气温有很大的关联,以及一些高风险人群即使在室内也会出现心梗高发的原因。
一位朋友跟华子说,他的邻居前天刚因为心梗去世了,平时看起来身体挺不错的人,怎么突然间说没就没了呢?造成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在冠状动脉内膜中形成了以胆固醇为核心的斑块,其表面覆盖的纤维帽具有不稳定性,在动脉发生收缩、痉挛时容易破溃,就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造成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