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年人来说,常见的是在凌晨1-3点醒来,醒后不易入睡或醒后睡眠浅,睡眠质量差。这是因为老年人肾气虚衰,龙雷之火上炎,热扰心神,心神不宁所致,并常伴有心烦、口疮、舌红苔黄等上热以及畏寒、脚凉、纳呆、便溏、疲乏等下寒症状。
人生病可不会照着书本生病,往往是虚实夹杂,寒热交错,什么都掺一点,让人头疼,中医,自古就讲究化繁为简,将病种归为6类: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很多人分不清,就是因为不知道其根本,简单讲一下就都清楚了。
《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所以在厥阴病风气为盛,这种厥阴风木比较具有特点,它不是单纯的寒风也不是单纯的热风,而是寒热虚实错杂之风,当然厥阴风木的核心离不开肝,因为厥阴两经是足经司令的,那么肝经司令会形成风,为什么会寒热错杂,这个跟我们前面讲的阴阳进退有关系,同时也跟风木本身特点有关系,因为风木是生于水而生火,水生木,木生火,所以这个风它是由水而生,但自己却能自行生成,所以它一变化以后就能引起水火的异常,因此它一动很容易同气相感二气,因此就会引起寒热错杂的现象。
厥阴病,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一个章节,什么是厥,什么是厥阴,厥阴在六经中的位置,到底什么样的疾病可以归结为厥阴病,什么样的疾病是少阳病,厥阴按理是肝所主,可是在六经辨证里,少阳很多时候用来阐述肝的病理生理变化,对于这些,我也有很多不解的地方,反正古来争论很多,首先在337条中,先说了什么是厥,“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