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2年第1期作者:牟雪洁,张箫,王夏晖,王金南,饶胜,黄金,柴慧霞来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变化评估与保护修复策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24(1):113-121.
近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其中明确提出,以稳定下游河势、规范黄河流路、保证滩区行洪能力为前提,统筹河道水域、岸线和滩区生态建设,保护河道自然岸线,完善河道两岸湿地生态系统,建设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等功能为一体的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6日讯 9月24日,2024年泉城环保世纪行活动启动,媒体记者走进济南市各类代表项目、企业、单位进行集中采访报道,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污染防治、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内容,实地探访济南市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的重点举措、突出成绩,探寻济南人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骆琳)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草局公布黄河流域中央财政支持湿地保护修复项目,济宁市黄河下游湿地(山东段)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获批,项目主要包括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工程和森林系统综合治理工程,中央财政将支持1.3亿元,为全省唯一中央财政支持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7月2日,记者从山东黄河河务局了解到,随着近日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流路补水流量持续超过200立方米每秒,标志着2024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清水沟流路湿地生态补水全面启动。截至7月2日,清水沟流路湿地已补水9378万立方米。
5年来,全省林业系统全面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决扛稳黄河保护治理的政治责任,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统筹林草湿沙,齐抓建管治效,持续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贡献林业力量。
初冬时节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静谧中蕴藏勃勃生机:阵阵海风吹来,一望无际的芦苇随风摇动,野大豆、罗布麻、柽柳、白茅静静积攒养分等待下一个春天,在水面觅食的卷羽鹈鹕不时激起阵阵涟漪,一行行鸥鹭在蔚蓝的天空翱翔而过…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日讯 11月1日,东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增进民生福祉”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专场,介绍了黄河入海口湾区美丽海湾的创建工作。据悉,黄河入海口湾区已成为山东省首批5个美丽海湾建设优秀案例之一,目前正在争创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10月29日,川观新闻记者从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获悉,四川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修复深入推进,目前已累计完成生态修复19.11万公顷,达到总目标的84%。四川黄河流域内原先一处烂河滩,经过生态修复变为美丽湿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党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巩固,高质量发展亮点不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中新网济南9月18日电 (吕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9月18日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民主监督协商座谈会。会上,政协委员、智库专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盐碱地缺水难题、水环境质量改善、提升河湖保护建设水平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山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新网成都8月15日电 (杨予頔)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四川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若尔盖山水工程)39个项目已开工38个,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20.49万公顷,完成总目标的90%。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9月12日,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小彦介绍了我省湿地治理保护相关情况。